“说明什么?”阳榆醉醺醺地问道。
“说明阳郡守的能力比镇南将军强多了,镇南将军在的时候,风军还会时不时骚扰一下。阳郡守一来,风军连影子都不见了,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阳郡守的能力吗?”
听到这话,阳榆不禁大笑起来。
他就喜欢听这些奉承话,即便有些话他觉得有点假。
但有时候,假话听多了,也就当真了。
“说得好,我就喜欢你们这些人的实诚模样,是榜样,是典型,得在整个北府郡都宣传下去!”阳榆的脸色微红,话语间也有些醉意。
见到阳榆这幅样子,章晦嘴角一扬,随即眉头皱起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可是有个事得和阳郡守说一下。”
“嗯?何事?”
阳榆正喝得高兴,见到章晦这表情,不禁有些疑惑。
“阳郡守也知道,北府郡原来是风国的地界,正因为如此,这地籍很多都是按照风国当初时候来定的,现在北府郡归入魏国,原本的地籍已经丢失,我怕有心人将北府郡的地籍带入风国,如果这样,怕是日后对魏国不利啊。”
听到章晦这话,阳榆有些纳闷。
他是个武将,对于地籍这类的文书之事,并不太了解,更是对章晦说的地籍入风国对魏国不利一窍不通。
“你说的这个地籍,他怎么会对魏国不利?”阳榆问道。
见阳榆上钩,章晦立马给他解释道:
“阳郡守是武将出身,这个不懂很正常。一郡之地,当属地籍与户籍最为重要,户籍是统计一郡之地的人口多少,而地籍上则标注了郡内土地的归属,这些都是维持稳定的基石。倘若地籍落入风国之手,过了十年八年后,风国完全可以凭借这份地籍宣称自己拥有北府郡的归属权,那就为两国之战埋下伏笔了。”
听到章晦这话,阳榆当即明白过来,而且他觉得这事貌似还不小,若是办好了,岂不是大功一件?
一想到此,他立马问道:“那你说说,该如何是好?”
听到阳榆这话,章晦一副奸计得逞的模样。
“依下官之见,当务之急是重新统计地籍,点清楚北府郡的佃户、散农,然后将他们全部纳入魏国的户籍系统,从法理上证明北府郡的归属性!”
“你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将地籍重新编撰,就能避免日后风国来抢了?”阳榆问道。
章晦点点头。
可能是酒精的作用,让阳榆甚至都来不及思考章晦这话的正确性,便下令让他重新统计北府郡的地籍。
得到阳榆的首肯后,章晦当即答应下来。
阳榆本以为是这是一件造福魏国的大事,没想到却正中章晦等人的圈套。
在拿到阳榆的手谕后,章晦以及北府郡的不少地主、贵族开始大肆盘剥北府郡的百姓。
章晦直接向北府郡的百姓宣称:战时阶段,魏国要将土地收归国有,等日后战事平定,再交还给百姓。
当然,对于这个规定,北府郡的百姓肯定是不乐意的,谁愿意把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交出去,而且到时候再还回来?倒时候能不能还回来都难说。
但章晦靠着阳榆派给他的魏军,大肆暴力收购百姓的土地,在收购时,仅付给北府郡百姓原土地价格的十分之一。
更是在之后直接将收购而来的土地划入自己的名下。
在如此暴力的收购下,北府郡的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有的人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进入地主家做佃户,赚取基本的温饱。
有的人因此家破人亡,迫于无奈,只能逃往南方。
而且,在向官府投诉无果后,逃往南方的百姓人数更是与日俱增。
但此时的阳榆,还在和一众地主、贵族们花天酒地,根本不知道北府郡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阳榆而言,只要风军没打过来,只要这些贵族、地主税收正常,别的他恐怕也不爱管。
毕竟不是自家人,他哪来同情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87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87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54章 北府郡多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笔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