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越说越激动,直俯在大殿下,满朝文武无不骇色。直道李通命不久矣。李通兴致将起,哪里还管得着是否被帝辛打杀。这李通细细的说道:
“事至今天,东面有姜文焕,游魂关日夜不得安宁,南面有鄂顺,三山关被攻打得危情急迫,北面有崇黑虎,陈塘关旦夕便难以自保;西面有姬发兵,直敲临潼关,不日便将破城。真像是大厦将要倾覆,一根栋木怎么可能支撑得住?臣今天不怕砍头之死,直言冒读了君上,只是希望赶紧加以整顿,以便能挽救危亡的局势。如果皇上不认为我的话是荒谬的,臣可以作保推举两位大臣,先到临潼关去,阻拦住周兵,其它的事则可再作商议。也希望陛下每天都能整修国政,避免谗听,疏离阿谈之说,并听从下臣的劝谏,只有这样,才可望稍稍挽回天亡之命运,不失去成汤打下的江山。”
帝辛今日也是奇怪,并没有因李通说辞而生气,只和颜悦色的问道:“你想保举的是谁?”李通道:
“我看在所有这些大臣里面,只有邓昆和丙吉两人一直以来具有忠良之心和辅助国家的真愿,如果能让这两位大臣前去,可以保证不会有险误。”
帝辛立刻批准了李通的奏章,当即便命令将邓昆、苗吉召到殿中。不一会,邓昆、苗吉便应召来到殿前,朝贺完了后,帝辛这才说道:
“今天有上大夫李通呈告你们忠心为国,因而特意推举两位前去临潼关协助守防。我另赐你们黄城、白旎,给予在外统兵的军权。希望你们能尽心竭力,一定要击退周兵,抓得罪魁之首。你们对国家有功,我不会吝音疆土,定会报答你们的!望一定接受我的命令。”
邓昆、茵吉叩头道:“我等一定会尽绵薄之力,以此而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帝辛传下圣旨:“给两位设宴,以此而表达我的宠荣之心。”两位侯爵又一次叩头,谢了恩后下殿去了。一会儿,下面人便摆好了筵席,百官跟两位侯爵碰杯祝贺。微子、箕子两位殿下也来给两位侯爵递酒,并便咽着说道:
“两位将军,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全依赖于将军扶持国危,则国家有幸!”
两位侯爵答道:
“殿下请放心,我们平时的忠肝义胆,正是为了在今天能够答报国恩怎么敢辜负皇上那么重大的委托,以及诸位大夫保举的恩情?”
酒宴结束后,两人谢过了两位殿下与其他的官。第二天便带领部队离开朝歌,直接在孟津渡过黄河,向临潼关进发。再说杨戬由于督送粮草到了军营的门前,看到一面白骨幡,旗下却是韦护的降魔杵和雷震子的黄金棍。土行孙不知道其中缘由,心里想:
“这两人的兵器怎么丢到这白骨幡下来了?我先去见见元帅,把真实的事调查清楚。”
报马将他到来的消息报到中央军中:“禀告元帅,杨运督粮官正在外面要求接见。”
姜子牙传出命令让他进来。杨戬到中央军营,见了姜子牙行了礼,便问道:
“弟子刚才督粮到营房大门外面,就看到那临潼关前竖着一面怪异的白骨幡,幡下却是韦护、雷震子的两件兵器,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姜子牙连忙把卞吉的事说了一遍。杨戬怒道:“岂有此理?”哪吒在一旁道:“卞吉被我打了一圈,这几天都没有出来过。”杨戬这时说道:
“等我到那里去了解一下便知道实情了。”
哪吒赶忙劝:“你不要去,那白骨幡果真是厉害着。”
杨戬只是不信,那时候天色已经晚了,杨戬直接走出营门,一直往白骨幡下走去,突然感到不对,就连忙逃了回来,杨戬回到营房里来见姜子牙叹道:
“那白骨幡果然厉害,弟子一走到那下面就差点中招,如果不是我的九转元功厉害,弟子性命就完蛋了。”
***:感谢应方和斩风盟的打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804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804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零九章 、第三百一十章 万仙阵破(二章 合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肆胖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