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告辞这边,三个人又回来坐下,谭越因为惦记着要印证一些事情,索性便安安稳稳的坐了下来,吃喝了几口之后,对包恒问道:“老包大叔,你那两个书箱是祖上传下来的还是后来得的?”
“书箱呀,是我被落实政策允许回到老宅后宅子里就有的,不过那时候我爸还在呢,他老说,那书箱不是我家的,至于是从哪里弄到这儿的,这我就不清楚了,要是祖上传下来的,就是不值钱,我也不会胡乱送人了!”包恒说道,随意眼珠一转,“小谭,难道你对那书箱感兴趣?我送老童之前倒是问过一些懂行的,说是老物件不假,不过材料一般,做工也一般,也不值几个钱,你也别看是老物件,可不算啥古董呢!”
“哦,我也是随便问问,不过,我对老物件是真稀罕,要是可能,老包大叔可不可以跟那边商量一下,能否将那两个书箱卖给我?”要知道那可是两个书箱,样式相同,钌铞也是一个样儿,这边这个已经有了这样的记忆了,那另一个之中,是不是会有能为这边这个钌铞所存的记忆作补充的可能呢?
“行,当初就是我送的,现在你想买,我只要一说就差不多,要不是我已经送给人家了,其实你随便拿去都成的!”包恒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看来自己的行程还是要变一变了,原打算明天就走,但有了这个书箱,还关乎这一个宝藏,那么就有必要再留一天了,万一那宝藏还在呢?同时谭越也想到,这个书箱能出现在这里,那么,是这几栋仿四合院原来就有的还是来自其余的地方,钌铞中的记忆太繁杂了,他还需要时间整理,才能更清楚的掌握整个脉络。
至于明朝能在保山这样的地方埋有宝藏,谭越到不觉有什么不正常的,要知道对于大理或南诏这边的控制,也就是明清两朝做得最为成功罢了,尤其是明朝,经过多次征剿,又有定兴王张辅的三次定南之战,朝廷对这里控制的是十分牢靠的,再加上南明小朝廷可是在这存在了二十来年呢,就连永历皇帝都是给汉奸吴三桂处死在昆明的,在这里有几处埋宝的地方又何足为奇了?
在包恒这里吃喝一场,回到宾馆之后,谭越稍稍的洗漱了一下就躺到了床上,脑海中将获得的记忆又整理了一遍,将有些繁杂不清的记忆顺序捋顺清楚,这才将这段有关藏宝的记忆给调了出来,没想到的是,这位霍大人虽然身着的是满清的官服,实际上呢,却是明朝的一位忠贞遗老,虽然那个阴冷声音的家伙当着他的面将他的家人给辱杀一净,但这个霍大人呢,却是始终都未曾将这个宝藏给泄露出来,这倒是让谭越大为吃惊。
第二天,包恒倒是弄得挺利落的,也是因为是他送的吧,很快,那两个书箱就给谭越以两千元的代价买到了手中,老童还想要推辞,包恒索性告诉他,说谭越在腾冲可是大发了一笔,也不在乎这些小钱,诸如这样的缘由一说,老童就不推辞了,索性和包恒一人一千,也算是这对书箱为它先后两任主人做了个小贡献吧。
对于书箱,谭越并不重视,他重视的是那两对钌铞!在送走了包恒之后,谭越就赶紧回到房中,支开了谭震,将另一个昨晚没法接触的钌铞记忆给读取完成。
“大人!台湾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殉难……”一个压抑的哭声传来,谭越不禁兴奋莫名,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殉难,那么说,这是康熙年间的事情了!
“大人!我与沐家兄弟三人重又探查一遍,四处藏宝皆安然无恙,为保绝密,沐家三兄弟已经于昨日就义!”
“什么?你们怎么……”
“大人,所谓绝密,自然是知者越少越好,属下……属下也要辞别大人了,望大人今后能严守此绝密,以待我遗老遗少联络中华义士,若起事,此四处藏宝,当能……为资助而复我华……夏江山……”
“克礼!四位遗民能为守密而舍生取义,我霍青松岂能不效仿之?请义士瞑目,我向在天的华夏先祖、大明祖宗发誓,若非为起事资助事,此秘当烂在我胸,为保绝密,决不惜身家性命!
虽然随着断断续续的记忆碎片逐渐的被谭越整理捋顺,但一时之间,谭越还无法从蛛丝马迹中获得藏宝的具体地址,但从云南这边历年来的考古发现来看,藏宝应该还深埋地底或者藏于深山,谭越不禁苦笑,心道,自己这个异能,貌似是最能为自己增添纠结了呀,读取的记忆中,往往会存有这样那样的秘密,当然了,世人最大也是最多的秘密,就是各种宝藏,大小多寡虽然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随着沧海桑田的不断变迁,即便是有记忆打底,自己想要获得这些宝藏也是千头万绪呀。
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谭越终究没能找出他们所提的藏宝究竟在何方,倒是弄明白了一点,那个阴冷声音的家伙,往上追溯,竟然是康熙第九子,那个有名的贪财九阿哥的人,这倒是让谭越佩服无比了,要知道为了严守秘密,就那个报信人所说的情况,可是四个人都为此自绝身亡的呀,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藏宝消息的?
好在这位霍大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804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804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〇六章 南明藏宝 扑朔迷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沙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