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两个人脸上都画着夸张的妆容,看上去滑稽异常。
就见赵刚和春凤,坐在没有胶皮轱辘的驮车上,唐婷说那叫驴夹板车。
那两个老人在前面卖力的拉着车,而且他们的脖子上还都挂着铃铛,就是大牛驴子一类的牲口脖子上挂的那种铃铛,脸上也涂满炭黑。
他们一边吃力地拉着驮车向前走,老汉还时不时的在地上学驴打滚,旁边围观看热闹的,有人扬着小鞭子在他们身上抽,还有更过分的,一边笑着一边凑上前往他们嘴里塞干草。
不光如此,最让我和贺宗宝目瞪口呆的是,两位老人还要学驴“拉粪蛋儿”。
所说的“拉粪蛋儿”,就是用核桃撒在地上代替,往他们屁股后头一扔,立刻逗得周围人拍手大笑。
而此时赵刚和春凤,在驮车上也在开心地笑着,两人不时拥抱亲吻,完全沉醉在新婚甜蜜中,全然不顾前面拉车的两位老人,已是汗流满面。
我忍不住惊奇道:“这是在做什么?这两个老人是什么人?”
唐婷笑说道:“他们是刚子哥的爹娘,媳妇要想发,公公婆婆往家拉,这也是我们这里的习俗。”
唐婷说这习俗叫驴拉套,在新人结婚当天,新郎的父母要扮成驴或者小丑拉着婚车,后头新人还要挥着鞭子,作驱打状。
而这过程中所有人都乐得前仰后合,十分开心,包括拉车的那老人,也都是非常高兴开心的模样。
贺宗宝忍不住嘀咕,“儿子结婚把爹娘当驴子,怎么想的,这不是拿自己爹妈取乐么。”
唐婷知道我跟贺宗宝不会理解,解释说这也是助兴添喜,他们穿戏装正是寓意喜庆,古装也有辟邪的意思。
他们脸上故意化妆,不仅是为了添乐,意味着给新郎新娘未来的日子增光添彩。
我一时无言,亲眼目睹着眼前的情景,这样的习俗我简直觉得不可思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95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95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34章 山村习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金针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