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于国内工业基础落后和原料不足,加上其它工厂缺少机枪制造经验和熟练工人,俄国机枪制造的潜能已经挖无可挖,与此同时。俄国兵工厂的普通工人,甚至技师和工程师都认为自己没必要了解英制单,可另一方面,俄国从英国获得的马克沁机枪的图纸全部采用英制单位,一架马克沁机枪共和282个零件,其中最大的零件为508毫米、最小的零件只有12.7毫米,生产过程中需要2422道工序、830个模板和40套机床,文化程度偏低的俄国技工往往不遵守计量规范。导致次品率过高,另外俄国的机床全部依靠进口,战争开始后。由于各国对机床需求量的增加,俄国能买到的机床越来越少,因此不要说提高机枪产量,连基本的产量都很难满足,尽管俄罗斯兵工厂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可由于国内供应无法满足需求,俄国只好向国外购买马克沁机枪。
随后,俄国驻伦敦军事代表吉尔莫纽斯将军就与英国科利特公司签署订购一万挺马克沁机枪的合同,每挺售价达2362卢布,相当于俄制造机枪的三倍。可使用俄制弹药,但是对于科利特公司来说,要完成订单也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事实上,即便是其完成订单后,运往俄罗斯亦需要面临各种困难。
而就在科利特公司受限于产能和国内定单无法完成时。陇海枪械制造公司驻伦敦代表在接受了英国开出的多达五万支步枪定单之后,主动找到吉尔莫纽斯将军,表示陇海枪械制造公司可以在半年内向俄国提供一万架马克沁重机枪,对于陇海枪械制造公司来说,无论是金英镑,还是金卢布都是极为诱人的。
面对国内的急需和找上门来的生产商,吉尔莫纽斯并没有拒绝,在签署五千架机枪的生产合同后,陇海枪械制造公司立即开始组织生产,同时将大量的零件分包给沿线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在短短一个半月内,使用德国08机枪图纸制造的可以发射俄制弹药的五千支三年式重机枪即于连云港交付俄罗斯驻华军事代表。
由此,陇海军工业开始打入世界军工市场,完全摆脱了战争初期的原料出口,而成为了知名的军火生产商,在随后的一年间,不仅完成了从一开始出口步机枪以及子弹、炮弹之类的初级军工产品,甚至开始向英国出口护航驱逐舰。
而之所以能够完成众多的定单,除去公司提供大量图纸、技术作为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公司针对不同的客户,提出适全其需求的武器,尽管是在这一卖方市场之中,其仍然坚持着“客户至上”的原则,由各公司下属的研究中心、研究所对针对购买者的需要,对武器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华阴武器试验场,在绿树和土丘的掩映下,保持着几分神秘的色彩。这座试验场是战争爆发初期,公司利用图纸从德国公司聘请的德国专家中的内弹道、外弹道、弹药、地炮、高炮、轻兵器等方面的专家来到此处,帮助筹建这一试验靶场,指导陇海军工体系常规兵器装备试验工作,在随后的两年间专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建设靶场首先要对场址进行大地测量。靶场组成200多人的测量队,在江苏陆军总参谋部测绘局派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下,战胜种种困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688平方公里的测量任务。
而在建设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劳动军团的工人日以继夜,艰苦奋斗,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建成了试验室和1个射击阵地、9个炮位、5座了望塔、18公里的射击靶道线,以及高达28米的高靶架、6米x8米的大立靶等试验设施;建设了通信、交通保障条件,初步完成临时靶场的建设。
民国四年,武器试验场在建设初期,临时靶场正在建设时就陆续受领公司下达的试验任务。当时靶场还不具备试验条件,先后完成了82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榴弹炮以及其它众多的定型试验任务,而对外出口的武器试验。亦大都在此完成。
在随后的一年间,试验场的试验区不断完善,尽管试验场建设仍然继续者,可对于各武器公司而言。武器试验必须要进行,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项目而言,更是如此。
陇海地面防务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类火炮的企业,而除去火炮之外,其同样承担着些许“额外项目”,而这些额外项目大都是与其它企业相互配合实施,这或许就是“公司一体化”的好处。可以充分调动公司一切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协调研制某些重点项目。
在一片土丘之后,发动机的轰鸣声不断的在空气中回响着,而在一片泥泞之中,穿着陆军野战服的士兵,不时的追随着着一辆在泥泞中前行的“钢铁怪物”,那如怪兽一般的钢铁方盒在泥泞中前行着,尽管试验场上没踝深的烂泥使得士兵只能缓慢的移动。而在不远处,几辆闪电汽车改造而成的装甲车,这会更是早已经陷入了泥沼中。几名装甲汽车兵,正在那里用木板甚至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94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94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无语的命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