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唯唯诺诺的父母,不需要假装乖巧懂事听话,他发现,其实外面到处是黄金,只是看你有没有那胆子去抢。
过了几年,当他西装革履开着小轿车回到那个陈旧的职工楼,迎来的是羡慕、嫉妒和称赞。众人似乎忘记了,当初是多么可怜老张家养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送走了一屋子客人,把门一关,爹妈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换上的是一脸的担心。“你在外面没做啥违法犯罪的事儿吧?”“你咋赚到的那么多钱?”“你可不能学坏啊!”“咱不求多富贵,做事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爹妈仍是这样,但他已经学会了不顶嘴不反驳。出门在外,才知道世上对你最好的只有自己的爹妈。
现在呢?父亲以前的那个钢铁厂还在,已经发展为集团了。每年过年过节,集团公司领导会亲自上门慰问为钢铁事业奉献了终身的老张同志,会问起老张同志优秀的企业家儿子。
翻开过去,张大彪冷笑着将记忆再次封锁。
“张总,还需要继续调查?”小艾有些诧异。
张大彪端起茶杯浅浅地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挺香的,但也没有别人说的那样悬乎。“我觉得,她的背景不像表面看到的这样浅。”他放下茶杯,还是喜欢不起这种茶,“可以想办法接触一下天意的人,弄清楚为啥他们的生意就那么好做,为啥种的花草就比别家容易,卖得比别家贵。还有一个人,就是林豆。都说神仙难断寸玉,他却好像能看透原石似的,挺邪乎。小心一些,尽量少用咱们自己的人,多花些钱找可靠的人做。”
小艾点点头。
张大彪伸了个懒腰:“我得回晋省一趟,儿子九月份上高中。”
“不是已经确定读国际学校了吗?”小艾问。
张大彪摇摇头:“臭小子自作主张去实验中学报了名,又带了他爷爷到国际学校退了学费。”
或许,是遗传了母亲的基金,儿子闺女都长得眉清目秀,性格温温柔柔,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同学学习刻苦,在外从不提家世。如果不是知道是亲生的,别人肯定不会把张大彪和这双儿女联系在一起。这双儿女也是张大彪的骄傲,只是这些日子因为吴真真的事情,儿女才和他有些分心。
风尘仆仆地回到家,儿子小宣、闺女小露正陪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后院儿种菜。偌大的别墅,装修时颇费了工夫,但是,老人家看不上后院种植的名贵花木,让人移走,开辟了一块块的蔬菜地,说一来是锻炼身体,二来自己种的吃着更放心。
小宣放下锄头,向张大彪背后看了一眼,诧异地问:“那个女人咋没来?准备换了?”快十六岁的大小伙儿,已经快一米八,只是身体有些单薄,不像张大彪这样魁梧,这也随他妈。
张大彪随手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引得他皱了皱眉头。“以后不会来了!”张大彪笑呵呵地道,“你们不喜欢,老爸自然得先紧着自家的儿子闺女。”
儿子挑了挑眉。
正蹲在一旁洗手的张老爷子一听,道:“掰了?这才差不多!人家闺女才多大岁数,跟着你是喊‘爹’还是喊啥?每次瞅着你俩手挽手的,心里就瘆得慌。大彪啊,咱做人可不能让人戳脊梁骨啊!”
张大彪耐心地听老爷子唠叨,不停点头称是,笑道:“都听您老的。”
“大彪回来了啊?事儿办得咋样了?”老丈母胳膊上挎着一个装满蔬菜的篮子和老妈一起走过来。
“那项目恐怕一时半会儿弄不好,另外做了一个项目,是和国内一家有名的房企合伙儿,现在已经赚了一些。”张大彪和和气气地回答,赶紧接过两位老妈手里的篮子。他不能说让下人去做,这样会惹来一阵批判,就让人留心着,不要让老人摔着累着了。
几位老人也不懂生意上的事儿,不过是随口问问表示关心。老妈就道:“钱是赚不完的,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着了,都多大岁数的人了,哪里还能和年轻时相比?”
张大彪也一一应着。
小宣和小露挺奇怪,这次老爸回来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小宣主动提起学校的事情:“实验中学已经是晋省最好的高中了,以前是担心考不上,现在既然考上了,我就要去读。”
张大彪搓了搓脸,让表情尽量和蔼一些:“但是,你咋也不给老爸说一声啊?为人让你进国际学校,我费了多大的劲儿你知道吗?”那所学校首先就要去是外籍,这一点就做不到。为此,张大彪可是动用了一些关系,又加上小宣的确优秀,对方才勉强答应,但要求缴纳的学费比别的学生高一倍。确定下来后,张大彪先付了五十万的择校费。
小宣别过脸去:“花那么多冤枉钱干嘛?本来也很犹豫,爷爷就说,先去国际学校看看,如果喜欢就读,因为听说已经先缴了不少钱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69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6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47章 自作主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悦小童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