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窃窃私语中,在热切的目光下,陈老略一迟疑,笑着点点头,张欣扬和景煜将盆栽抬到一旁。
林欢双手奉上一个古朴典雅的长长的盒子。陈老接过,手微微一顿。本以为是一支笔,不料这重量却较轻。淡淡一笑,揭开盖子,是一长形物体,用红绸包裹。若是其他场合,自然可不必将礼物公示,但这拜师礼无论礼物厚薄却须得向众人展示。
众人也不由好奇,伸长了脖子看向这边。
陈老神色凝重地看了看林欢,林欢一如既往地恭顺谦和。将红绸打开,陈老眼睛微微一缩,出身富贵见惯荣华的他也不由惊讶。一支人参,五形六体俱全,品相特等,还能闻到浓厚的参味。
“这是三年前无意得到的一株长白山野生人参,一直栽种着,近期才挖出来生晒,祝老师松鹤长春,春秋不老!”林欢恭敬地道。
“哇,看着至少得六七十克吧,前几年出现的一支百年参王好像才三十克,那会儿拍了多少钱?”有人低声道。
另一人摇摇头:“我记得是326万。如果真是野生人参,再多的钱买不到如此品相的人参。”六七十克的长白山野生人参,值多少钱?好像曾经有人拿出一支数百年的野生人参,有五十克左右,曾有人出价两千万。两千万!在座的并不缺这钱,但数百年的野生人参可算稀世珍宝了,而这支人参却有六七十克!
陈老也不是没见过百年野生人参,但那也是小时候吧。顿时皱紧了眉头。若是不收,旁人会以为自己对林欢这个学生不喜,若是收下,如何安心?
在拿出这支人参之前,林欢便犹豫了许久,可最终还是将它挖了出来。本来,她以为最多不过与百余年的人参差不多,不料种在潭水便居然生产得那么迅速,就这模样怎么都得好几百年吧?她认真地道:“老师,这是拜师礼,您可不能不收呢!别人看重的是价格,而我看重的是价值,如果能换来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就算千年人参也值得。”
作为推荐人的景老很快回过神来,笑道:“老陈,你就甭矫情了,刚才那盆小叶紫檀都收下了,这支人参又算啥?不都是笑笑的心意吗?笑笑,这不是你特意去买的吧?”
林欢忙道:“景爷爷,真是三年前无意中得到的,不然哪有那钱啊?当时不是正在学种花儿吗,就看着这株植物挺好看的,也不知道居然是野生人参。”
众人一听,不由面面相觑。这也行?但更多的是怀疑。可有知道林欢身世的人,稍一推测,三年前林欢刚中考,的确是啥都不懂的小姑娘,能够“无意”中得到这支人参,这运气也没说的了!
景老笑呵呵地道:“老陈,看来上天注定你得收笑笑为关门弟子,瞧瞧,三年前就安排好了!”
陈老轻轻叹了口气,将盒子盖好,陈曦赶紧接过,慎重地收好。其长子陈思烨到一旁打了个电话,几分钟后,十余名身材魁梧的保镖进了大厅。
有人记得八九年时,一个抚松县农民在长白山采到一棵重达305克“参王”,估计已在地下生长了500年,那是尚未加工过的鲜人参,若是晒干后,重量最多只能得四分之一。而那棵“参王”是迄今为止采到的最大的山参,作为“国宝”被国家收购保存。也就是说,林欢拿出的这支人参,极有可能已达到了国宝级别。当然,前提是这真是长白山野生人参。
虽然在场之人都不免心中激动,但陈老已经把他送给林欢的回礼:一幅亲手创作的字画、一套名贵的毛笔、一块莲花和田白玉印、一架自用的古筝。轻轻地抚摸着古筝,陈老眼底闪烁着深深的怀念,长长地叹口气,随即释然一笑。这回礼也是极为贵重,可见陈老对李欢的期盼和重视。其他九位师兄师姐虽然眼热,毛笔也罢了,只要费心去寻,也能寻到好笔,可那白玉印却是陈老的心爱之物,更别提那架古筝了,可是师母当年所用之物。
林欢跪拜谢礼,张欣然和景怡上前将回礼小心翼翼地送下去保存好。
“啧啧,大手笔啊,大手笔!”一名小字辈儿的画家低声叹道。
他的老师淡淡地瞟了一眼,摇摇头。人人只见那两师徒是如何“大手笔”,却不知,若是林欢无惊才绝艳之天赋,陈老也不会公开表态将衣钵传与她。据说,这丫头是三年前开始自学书法、琴艺,正经拜师才不过几个月,这是何等惊人?刚才听音乐学院的校长非常得意地道,林欢是世间罕见的音乐天才,天生就该吃艺术这碗饭,将来的成就无可限量!
“恭喜陈先生,收得如此佳徒!”张老笑眯眯地大声笑道,打破了场内的肃穆。
王老也附和着:“是啊是啊,我还没见过文人的拜师礼呢,今天是头一日,很是震撼!咳咳,我的意思是很有感触啊!”
“老陈,恭喜!”景老笑道,又对林欢道,“丫头,正式拜师了,你得加倍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把你老师的看家本领全都学走,把华夏文化发扬光大!”
“不过,丫头,吃水不忘挖井人,以后有啥好吃好玩的可不能厚此薄彼忘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69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6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3章 收徒典礼)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悦小童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