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于是朗声背诵道:“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顿了一下,又道:“儿子尤其觉得这最后一句,意味竟是无穷。”
康熙略略颔首,微笑道:“说与朕听听,你都有些什么想头。”
胤禛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答道:“儿子窃以为,昔年始皇帝耗百万民力以筑长城,图御匈奴于外。可是,横征暴敛,苛政峻法之下,秦不过二世而亡,长城虽固,却无用武之地,儿子想来,这最坚固的长城,不在地上,却在民心!”
康熙听罢怦然心动,不免称善,道:“你细细说来。”
胤禛应了一声,接着道:“譬如我朝,皇阿玛于内平三番,收台湾,一统大清版图,又多次减免赋税,于民生息,且开鸿词博学科取前朝遗民于江湖之间,使海内人心归依,这便是在民心中构筑了一道真正的长城。”
康熙惊讶地看着这个儿子,心中欣喜非常,“此子长成矣!”康熙在心中慨叹。胤禛方才所言,正是他几年前做这首诗时所想。
此刻转目再看向来时之路,康熙突然心中一懔,对胤禛道:“朕待开春之后,就要召集蒙古诸部于此地会盟,改各部为旗,使民生惠利也遍及他们,朕要在蒙古部族心中也建一座长城!让葛尔丹再不敢南下而牧马,在朕的土地上再无立锥之地!”
胤禛也望着康熙,‘父子’俩同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之中,胤禛把目光投向了更远处,不知道,在那遥远的将来,在那被远山阻隔的京城之中,自己要面对的,究竟会是什么呢?
第二卷终
重生之雍正王朝第二卷近二十五万伍千字,历时一年半,终于于今天凌晨二时完成了。接下来小四会开始着手接着写第三卷。第三卷将从康熙三十五年初直至康熙六十一年春,主要描写四阿哥的青年时代以及夺嫡之争,估计字数当在三十五万至四十万字左右,如果按照现在的更新速度,可能需要耗时两年至两年半。小四在此万分感谢诸位书友陪伴着小四经过了这一段时间,忍受着小四超慢的更新速度,尤其在小四家里陆续出了这么多事情而小四无力分心写作的时候,大家对小四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接下来的两至三年,小四还能有大家的陪伴,把这本书写下去,也算完成了小四自己的一份心愿。小四保证,只要小四不出什么状况,一周一更是完全保证的。小四在一家大公司里工作,平时很忙,小四又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而且父母亲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他们也没有什么医疗保障,家里也确实需要小四这份不薄的薪水袋养家糊口。对不住诸位,小四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写作这个业余爱好上面,小四必须努力工作,更多的赚钱,来为家里人创作揖个安枕无忧的明天。相信诸位可以理解小四的心情,小四也在此承诺,小四的这本书,不进vip,直至全书完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66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66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十一章 嫌隙(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四贝勒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