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青云记- 第四卷 风雨江南第九十章 因果(2/2)

文/林南1
青云记 | 本章字数:1164  | 青云记txt下载 | 青云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吕布天下大明1624启明星探案集风流三国一品官人代嫁弃妃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乱世国宝庶子风流唐龙争霸最强区小队神武九州志
旁人看起来无比光耀的事情,对李东路毫无任何吸引力了。恰恰相反,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李东路,如今年事已高,想的怕真的是好好休息几年,落叶归根的事情了。

但是对于他这样的想法,启元帝只能是理解,虽然不情愿,仍旧准了李东路的请辞折子。以六十八岁高龄,担着破家的巨大风险,李东路能只身扛起削藩的大旗,站在第一线,冲杀在风口浪尖上,这一辈子不但对得起国家、百姓,也对得起皇上的知遇之恩了。朝野之中官吏多如过江之鲫,可能做下李东路这般成绩的人,能有几个?

启元帝心生感慨之余,不但准了李东路的告老折子,还当庭宣旨:三日过后,在城南碑亭,为李东路亲自饯行。

旨意一下,李东路固然是心情激动,叩首谢恩,朝堂上其他臣子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只是在此之余,不免有人面面相觑,嫉妒者有之,感怀者有之,因为李东路离去,朝堂上有了空缺而内心窃喜者、暗中立刻兴起觊觎高位之心者,也大有人在……

巳时刚过,例行的朝会终于散了。走出朝堂的臣子们纷纷朝着李东路走来,围拢了一圈,都是拱手作揖,恭贺老学士功成身退、衣锦还乡。包括大学士杨自和、范宣、于连在内,各部尚书、侍郎,连带几个高门大族的老公爷如向河、赵广之类,也都纷纷留了驾辕,在李东路逗留京师不多的时间里,表达着最后的情谊。

只是在这种鲜花着锦似的光耀背后,很多人的心思却早已经转向了。

近期,朝堂上告老的不仅仅是李东路一个。然而同样是告老,却是两样的结局。

当朝首辅李东路的告老折子不但被皇上准了,还亲自下旨,于碑亭饯行。而在数天之前,在叛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吏部尚书张子腾告老,却没有获准。不但没有被准,拖到了昨天,张子腾一部尚书之尊,却忽然间被飞翎卫下了大狱。两相比较,着实引人深思。

吏部尚书,一部的堂官,却在这个当口忽然被下了大狱,很多人心中都打开了小鼓。皇上这是要干什么?难不成梳拢了诸王之后,又要拿大臣们开刀么?基于这样的想法,暗地里,官吏们互相之间的联系和活动忽然间多了起来,但是很快,皇上的旨意便下来了,昭告天下,宣布了吏部尚书张子腾在昔日和吴王张秀暗中勾连交往的罪证。如此一来,一部分人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可另一部分人,却变得更加紧张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拔起萝卜带起泥。随着吏部尚书张子腾一块下狱的官员,多达数十人。飞翎卫这个密谍机构,在沉寂了多时之后,终于在此时重新露出了爪牙。除了各个涉案官员之外,还有各自的家属亲眷,浩浩荡荡一大群人,呼天抢地被飞翎卫的侍卫们拖出了家门,关入了铁牢笼里。昔日衣紫服朱高高在上的官吏,眨眼之间便沦为了阶下之囚,经营得花团锦簇的家园也被抄没一空。面对如此结局,有些人当场就疯掉了,即便心理坚韧的人,也变得沉默寡言,脸上再没了往日的红光……

…………

例行的朝会刚刚结束,启元帝便回了静心阁,随后不久,飞翎卫都指挥使杜宁便被人叫道了宫里。

“朕嘱你查的那件事,现下查得如何了?”

……


状态提示: 第四卷 风雨江南第九十章 因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卷 风雨江南第九十章 因果(2/2) 返回《青云记》目录下一章:第五卷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第一章 旗帜(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