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战典- 第十三章 大兴权阉(2/2)

文/渭水之阳
战典 | 本章字数:1174  | 战典txt下载 | 战典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谍影:命令与征服洗白师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胡血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霸行三国京门风月内特战狂狼上门兵王北朝汉月
下在大兴有谁是一定不能惹的,连三岁小孩儿都知道是胡公公。

胡公公早年生在官宦人家,少年时突遭变故,家破人亡,自己衣食无着,就一狠心,自宫做了公公。和帝在位时国泰民安,虽有九宏屡屡犯边,但有五大雄关在,终是难以推进一步。百姓生活好,谁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去了势一辈子困在宫里,胡公公本是富家子弟,知书达理,所以便很顺利地进了宫,后来去东宫照顾年幼的太子,也就是现在的殇帝。胡公公因为拥立殇帝即位有功,被封为六百石黄门令,后升为小黄门,再后来加封千石中常侍。

自此,胡公公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独霸朝纲,权倾天下,欺压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胡公公短短几年内立下了无数“丰功伟绩”,其中大改更赋和算赋的“壮举”一举让胡公公扬名于天下。

在大兴,年满十八岁的男丁就有服三年徭役的义务,即戍守京师一年、戍守本郡一年、戍守边境。为了照顾男丁较少的人家,朝廷特颁“更赋令”,准允这样的人家每年只服一个月徭役,其余的徭役以每户每年一百二十钱代替;算赋则是为造兵器、扩军马加收的,凡大兴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皆按每户每年一百五十钱的标准课算赋。

在大兴,若非遇上灾年,一般人家一年下来大致可赚七八百钱,即便课两种赋税,生活虽然困难些,但还是过得下去的。胡公公可倒好,大笔一挥,将“更赋”、“算赋”统统改为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年幼的皇上又对胡公公言听计从,想都没想就准了。

如此一来,除非一户只有一个人,可一般人家谁没有个四五口人?这下一家人一年的收益统统充作赋税都未必能够,逼得百姓不得不卖房卖地、卖儿鬻女、外借债务。几年下来,大兴的流民不断增多,饥民暴动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大兴的国力和生气。

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便取“胡”字谐音,暗地里骂他为“除了好事儿,什么都做的天杀的活王八”。此次,“活王八”又想出了新的名目,叫做“田亩税”,每户按人头增收十钱;又以“防灾银”的名义,强制每郡、国上缴白银五万两或等值铜钱。刚刚从五年前淼、廪二州大灾中缓过气来的百姓,登时又要陷入困顿不堪、无以为继的境地,眼见好好的天下即将因为胡公公毫无节制的恶行陷入危难,朝中百官无不反对此次加赋,怎奈胡公公圣眷正隆、权势正盛,寻常官员难以与之抗衡。

其实,国家和百姓的事儿,胡公公是一点都不在意的,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云不羁。该更赋、算赋是因为苍州连年与九宏相抗,需要服徭役的人家最多,胡公公想藉此大伤苍州的元气,要是因而不敌九宏,那就是再好不过了,苍州有失,云不羁是难辞其咎的,正好可以借刀杀人。

可谁知几年下来,全天下都乱了,苍州不仅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每年上缴的赋税还一分都不少。难道云不羁会妖术?胡公公想不明白怎么唯有苍州是例外,无奈,只能偶尔搞些小动作,可令他抑郁非常的是,连这些小动作也没有能成功的。

胡公公接连失败,是因为朝中有人掣肘,而这个人,又是胡公公实在惹不起的。


状态提示: 第十三章 大兴权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三章 大兴权阉(2/2) 返回《战典》目录下一章:第十四章 暗流涌动(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