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见李明军非常关注,得意地说道:“能,太能行了,粮食发酵法生产溶剂的工艺,第一步就是先生产出酒精,然后才通过其他生产工艺,进一步产出溶剂,所以把生产线改成生产酒精,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这一工艺生产出的酒精,能不能达到食用级的标准我不敢确定。”李明军听完双眼放光,如果能改成生产酒精,那岂不是把决策失误这一严重的问题给掩盖过去了吗,而且到时候可以对外宣称,我们酒精厂年产达到十万吨,绝对可以称霸全国,说不定还是功劳一件呢。
李明军兴致勃勃地说道:“张工,真要按你说的,改成酒精生产线,最后成功的话,绝对可以算得上大功一件,到时我给你庆功。大家还有没有别的建议,没有的话就这么定了,就由张工负责这个改造工程,需要多少预算,赶紧列出来,我来想办法解决。”就这样,原本按照溶剂立项的项目,最后变成了生产酒精。
这个溶剂项目的资金,当初省里面给了一千万的技改资金,当然这一千万不是白送的,是贷款,只是利息很低而已,其他的两千万加上后来追加的一千万,都是市里协调银行给的配套贷款。按照常规,酒精厂这种高负债的企业是贷不出款来的,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出台了,扶持国有大型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的政策,李明军趁机申请上了这个项目。现在项目遇到了问题,需要再追加差不多五百万的资金。五百万,搁以前,李明军根本不放在眼里,即便没有银行贷款,从每月的回款里面扣出些来,晚一些支付采购的粮食款,很容易就能凑出来。
但是现在酒精的销量下滑太厉害了,因为受到石油合成酒精和甘蔗渣糖蜜酒精的冲击,酒精厂完全失去了工业酒精市场,而且祸不单行的是,原来占总销量三分之一左右的医药维生素c市场,也因为国产维c企业受国际市场冲击大量倒闭,而销量锐减。只剩下了一些白酒和优级酒精市场在勉励维持,可以用十分惨淡来形容。
在采购方面,由于酒精厂欠账太多,现在靠赊欠或者账期根本拿不来粮食,很多还给酒精厂供货的老板,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现在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以,李明军想从这两方面扣钱根本不可能。可是大钱都花了,如果不想办法筹集这五百万资金,那些钱也会作废。张伟和刘大山现在还没抓到,如果抓到了,从他们那里追回些资金倒能解决困难,但是从目前看,难度相当大,这两年携款潜逃的贪官,被抓回来的很少,即便抓回来,赃款要么转移,要么被挥霍一空,基本上是追赃无望了。去哪里弄钱,可把李明军给难住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28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2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产)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臻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