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才说的很清楚了,再投资新的超市可以不用张德强的资金,其实资金问题王世昌这里完全解决的了,当初拉上张德强除了完善股东架构外,主要是为了未来小麦的有机种植做准备,别等需要大量有机肥料时,他再给乱涨价。既然张德强没有投资意愿,王俊才也不会勉强,自己随便找个人做二股东就行。
其实做超市如果运作的好,或者收费高一点,很多投资都可以省下来。像通常的进场费,条码费,服装费,等五花八门的收费,完全可以支付超市的装修和设备采购等费用。再加上出租其他场地带来的收入,基本上不用超市利润就可以满足运营需要。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资金来源,那就是超市发行的购物卡,很多资金暂时用不到支付给供应商,这部分钱总不能放在那里白白损失投资收益吧。这些钱拿出来投资物业,每年物业升值的部分就非常可观。还有就是信托那边的融资,虽然要支付一部分资金使用费,但是这点费用跟物业升值的收益比起来,要少得多。所以综合起来就是,超市扩张可以搞,而且还要快上,上的越早地价越便宜,收益越大。
既然张德强不准备追加投资,那好多关于新超市的话题就不适合再讨论了,王俊才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三人酒足饭饱,张德强告辞走了。王俊才和王世昌哥俩转移到会所,继续讨论投资的话题。会所的厨师管家服务员等都放假回家了,好在两人只是到这里喝茶聊天,也用不到别人服务。在自己的地盘,不用担心隔墙有耳,很多机密的话题也可以敞开来说。
王世昌在明面上参与兴隆超市的活动,都是以投资商的身份,而不是以股东的身份,这是他跟王俊才两人之间的机密,这一点张德强是不知道的。王俊才的兴隆集团在兴隆超市持有百分之七十七的股份,其中有百分之五是许诺给董涛的股份,暂时由集团代持。还有给曲店村书记李默平的百分之五的干股,这部分也由集团代持。另外为了吸引高管们努力工作,王俊才还拿出了百分之五的股份,按贡献大小分给高管们,这部分也是由集团代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二的股份,王俊才的意思哥俩一人一半,但王世昌为了鼓励王俊才,自己只要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二归兴隆集团所有。兴隆集团是超市最大的股东,王俊才百分百持股兴隆集团,所以无论明面还是暗地里,王俊才都有绝对的掌控力。
对于未来投资的超市,王俊才认为在股东架构上可以做些改变,除了集团占股以外,可以由自己老爸个人占股百分之十,正好就是给高管们代持的股份,这在兴隆食品里曾经这么操作过。王世昌对这些小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他让王俊才自己看着办就行。不过他对于投资,特别是实体投资,有着一些独特的认识,他要跟王俊才好好探讨一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28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2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投资)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臻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