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记和赵学军听到了有机小麦可以卖到五元一斤时,下巴惊讶地都快掉下来了,同样的土地,那得多赚多少钱呐。王俊才见两位吃惊的样子,笑了笑继续说道:“但是我要提前对二位说的是,这个有机产品说着简单,管理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弄就必须所有人一起干,有一家不按照标准来,都会影响到周围的土地,就拿打农药来说,这家打了,就会影响到邻居,因为农药会飘散的,所以这对村里的组织工作提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果村里决定搞这个有机基地,就必须做通所有人的工作,这个工作量可是不小的。当然了,做不做有机农业,全在二位自己决定,我是不会强加于人的,即便按照目前的种植方式来,我们的企业也可以过得很好,只不过相对少赚一点而已。”
王俊才的话深深触动了一老一少两位领导的心,原来农业还可以这样搞,不过短短的几句话是无法完全让他们作出决定的,毕竟这项工作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必须慎重从事。王俊才也不着急,人的思想转变是有个过程的,得先让他们尝到甜头,才能想下一步的事,步子太大了容易扯着蛋,慢慢来吧。
经过王俊才的劝说,老书记和赵学军放弃了满量供货的办法,而是按照他们的订单,减半供货,给商场的理由就是我们的原产地粮食产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建议商场限量供给顾客。商场果然针对苏家新屋头的产品采取了限购措施,每个人每天限购两件。这一措施一经推出,极大地引起了顾客的兴趣,人们纷纷排队购买苏家新屋头的产品。有时候人真的是个不可思议的动物,越是贵的不容易买到的东西越想吃,越认为它是好的。早春时节青黄不接时,蔬菜贵得吓人,黄瓜西红柿等菜品数量很少,这时人们虽然买的少但是想吃的要命。等到天暖地热蔬菜产量提高时,满大街都是黄瓜西红柿,人们会连正眼也不瞧它一眼了,这可能就是物以稀为贵吧。
总之,在王俊才的指导下,苏家新屋头的面粉面条粉条等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开门红,这极大地鼓舞了包括赵曰峰和赵学军在内的所有苏新村老百姓的心,人们不禁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一老一少二位村领导深深地被王俊才折服,从心眼里感谢王俊才,帮他们走向了致富路,正确路。当然也感谢老天爷给他们送来了王俊才这个恩人,领路人,可想而知,在王俊才的带领下,很快苏新村就会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走上一条宽广明亮的康庄大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728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72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七十六章 限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臻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