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春秋小领主- 第二百六十九章 牛人到哪儿都是牛人(3/3)

文/赤虎
春秋小领主 | 本章字数:1276  | 春秋小领主txt下载 | 春秋小领主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梦御三国:小乔天下韩娱之有话要说旌旗遍天下智娶美人谋夺江山妾无良谋唐曲真神武三国清客僵尸的盗墓生涯戏如婚魔琴遗音求剑
,比赵武凭空想象出来的造桥方案更符合当时的春秋生产力,而且更是低成本运作。

叔向回答:“赵城学宫的学者很是夸奖公子缄的造桥方案,他们已经开始筹备材料,打算动工兴建……”

蒲津桥是一座铁索悬浮桥,它的形状就是万里长征中那座著名的泸定桥。而事实上,泸定桥就是仿照春秋时代的蒲津桥修建的,这份蒲津桥造桥方案属于春秋独创,从春秋这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之后,我们的造桥技术再也没多大的突破。

公子缄献出的这份造桥方案,其技术一直延续到民国时代,由此可见其实用性。

赵武欣然点头:“那就让他们尽快动手吧——如果造桥方案切实可行,按照我们的规则:谁发明谁受益。这座桥的通行费将由公子缄收取。另外,我还打算多多修建几座桥,过桥费由集资建桥人予以收取,但其中收入的十分之一,将交纳给公子缄,以奖赏他的设计。”

叔向笑了:“牛人就是牛人,都哪里都是!如此一来,公子缄即使到了我晋国,也不至于坐吃山空,依旧能成为一位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哈哈,公子缄当初献上造桥方案,曾表示要独立掏腰包建造蒲津桥。那时他还不知道我们有规定:谁建造的桥,由谁收取过桥费。当时,他献上的建桥方案,只是纯粹地想求取一席之地而已,没想到因祸成福。”

赵武笑着相应:“他获得的,可不止‘一席之地’。”

叔向马上回应:“我晋国获得的,又岂止‘一席之地’?原来有说法:惟楚有才,晋实用之。现在,‘秦才’也为我用,列国闻之,怎么不争相朝晋,今后我晋国怎会不越发强大?”

赵武回首南方,补充说:“如果他的造桥方案可以实行,那么,我们南方的领地将不再是飞地——我们收获的,确实不止是‘一席之地’,那将是整个天下!”

叔向长长松了口气,一脸开心的说:“有老师在,日子真好!至少我处理起政务,再不用提心吊胆,担心有所缺失——老师路上转去了郑国,恐怕还不知道吧,楚康王已经去世了,谥号‘康’……对了,他现在应该叫楚康公了。”

赵武身子一倾,关切的问:“继位者是谁?”

叔向笑了:“是楚康公的儿子郏敖。”

“敖”这个词在楚国是一种尊称,类似于现在的“先生”。从字面上翻译,它的意思是:酋豪。发音等同于“豪”。所以,楚君郏敖这个名字全部意思是:名叫郏的大首领。按现代意思表述,就是“郏先生”。

赵武微微一愣:“我听说楚共公(王)曾经立下规矩,要求楚国君位在兄弟之间进行传承,为此,他还在宗庙里埋藏了一块玉璧,搞出垮璧、当璧、肘璧等等把戏,怎么康公的儿子继位了,公子围有什么表示?”

叔向微笑的回答:“中行吴曾去楚君宫中,参加了新君继位的典礼,他汇报说:楚国新君继位的时候,公子围站在台阶之下,对楚国的卿大夫说:‘自古道兄终弟及,我兄弟为楚国立下如此功勋,却让一个黄毛小儿抢去了,我哥哥真是糊涂。’”

赵武急忙问:“楚国大臣如何应对?”

叔向回答:“中行吴记述说:当时楚国大臣漠然以对,公子围愤愤良久,才在司马子皙的劝解下,向新君行礼。楚国大臣见到公子围行了礼,对让郏敖坐楚君并无异议,也只好上前祝贺。且祝贺的比谁都热烈!”

赵武拍手称赞:“太好了,我原本担心郑国内乱,会让楚国占了便宜,现在看来,楚国也有一场内乱在等着他们,这下好了,我可以全心经营西方了。”


状态提示: 第二百六十九章 牛人到哪儿都是牛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六十九章 牛人到哪儿都是牛人(3/3) 返回《春秋小领主》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七十章 着急着去挖坑(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