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随即将蔡邕收付廷尉治罪,想要杀他。/p
蔡邕乃当世大儒,满腹才华,在士林之中非常有名望。就连董卓这个出身西凉的武夫,都对他敬重有加,更何况是其他士人?/p
蔡邕虽然不怕死,但他当时正在撰写《后汉书》,不想半途而废。所以就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p
却不想,王允断然拒绝了蔡邕的请求。/p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着,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p
王允答道:“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p
马日磾退去,而告知众人曰:王允必不能长久于世。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书,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他难道还能长久吗?”/p
依照蔡邕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汉代士大夫的道德观念。董卓虽然令人厌恶,却对蔡邕有着知遇之恩。/p
若是董卓身死,蔡邕拍手称快,那才会让人瞧不起。/p
一代大儒,就这样死在狱中。他死的那日,满朝公卿,以及长安士子,全都痛哭流涕,为蔡邕鸣不平。/p
王允见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追悔莫及。/p
除此之外,王允在商议是否赦免董卓部曲的问题上,反复无常。/p
当时吕布就劝他说;“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p
吕布又想以董卓的财物,赏赐给满朝公卿、将校,好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王允,却是不从。/p
而且,王允认为吕布是一介武夫,心里非常瞧不起他。常把吕布,当成家中蓄养的剑客。/p
吕布却认为,这次能够诛杀董卓,他占据了首功,所以常常自夸自擂。王允与吕布之间有了矛盾,自然开始貌合神离。/p
四月,是个多事之秋。/p
在王允诛杀董卓的时候,公孙瓒联合刘备、陶谦、单经。让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准备攻打袁绍。/p
结果,袁绍与曹操联合,大破公孙瓒几人。从此之后,陶谦对曹操怀恨在心。再加上曹操新得兖州,对徐州虎视眈眈,使得陶谦坐立不安。/p
董卓被杀时,他的女婿牛辅屯兵于陕地。吕布派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被牛辅击败。吕布心中大怒,就斩杀了李肃。/p
却不料,由于董卓的身死,牛辅营中军心大乱,不少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内乱。/p
牛辅以为整营皆叛,于是带着金银珠宝,独与亲信胡赤儿等五六人出逃。胡赤儿等人谋财害命,于途中将其斩首送往长安。/p
吕布却恼怒胡赤儿卖主求荣,将他斩首示众。牛辅这一路的叛军,就这样被平定了。/p
五月,李傕、郭汜,以及董卓一些以前的部曲,见董卓身亡,就向朝廷上表请降,希望朝廷能够赦免他们的罪过。/p
王允却是执意要杀掉他们,几人心中害怕,于是散播谣言,说王允要斩杀所有的凉州军。/p
司隶境内的凉州军闻言,顿时人心惶惶。/p
李傕等人,趁机鼓动众人反叛,带兵围困长安。/p
初平三年六月,吕布军中叛徒引李傕、郭汜入城,吕布率数百骑冲出长安,王允身死。/p
李傕等人攻陷长安,俘获天子。/p
他们威逼刘协,加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p
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p
自此以后,李傕、郭汜把持朝政,欺凌幼帝。他们的所作所为,丝毫不下于当时的董卓。/p
大汉再次经此浩劫,汉室越加威严扫地。/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90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90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大乱)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百事最好喝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