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交接:即阻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由掌中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走足心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跗上分出,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阳经与阳经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在头面相交接。如手足阳明经都通于鼻,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阴经与阴经交接:即阴经在胸腹相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等。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卞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叙述。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具体分布特点如表5-3。
┌────────┬───────┬───────┬───────┐
│部位│第一侧线│第二侧线│第三侧线│
├──┬─────┼───────┼───────┼───────┤
││胸部│足少阴肾经(距│足阳明胃经(距│足太阴脾经(距│
│││胸正中线二寸)│胸正中线四寸)│胸正中线六寸)│
│├─────┼───────┼───────┼───────┤
│前││││足太阴脾经(距│
││腹部│足少阴肾经(距│足阳明胃经(距│腹正中线四寸)│
│││腹正中线半寸)│腹正中线二寸)│足厥阴肝经从少│
│││││腹斜向上到胁│
├──┼─────┼───────┴───────┴───────┤
││肩胛部│手三阳经│
│├─────┼───────┬───────┬───────┤
│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背、腰部│(距背正中线一│(距背正中线三││
│││寸半)│寸)││
├──┼─────┼───────┴───────┴───────┤
││腋部│手三阴经│
│侧├─────┼───────────────────────┤
││胁、侧腹部│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
││内侧│外侧│
├─────┬─────┼───────────────┼─────────┤
││前│太阴经(肺)│阳明经(大肠)│
│├─────┼───────────────┼─────────┤
│手│中│厥阴经(心包)│少阳经(三焦)│
│├─────┼───────────────┼─────────┤
││后│少阴经(心)│太阳经(小肠)│
├─────┼─────┼───────────────┼──────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79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79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经络资料 凑点字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十年残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