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严的语气很平淡,甚至有些调侃之意在其中。/p
夏韶文则提醒道:/p
“父亲,您还是看看下面那篇文章吧。就是建国三十五周年的那篇。”/p
“嗯?这是个什么名头?祖国的三十五岁生辰,唔……非以帝王生辰为贺,而是以开邦立国之日为念,倒也不错。不过三十五年,也该是明年才对啊。这还有一年呢,怎么就要‘预热’了?”夏伯严自言自语地读着报,一会点头,一会摇头。/p
“父亲,您功臣提名。”/p
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唐代,自然也二十四功臣的典故。/p
《京华周报》上说,乃是一个为庆贺建国三十五周年所设置的特别板块。/p
“经有关部门许可,本报将在每一专栏内介绍两位国朝功臣,一文一武,直至今年年末……沈渠昆……庞洪。”/p
这是此介绍的文臣武将,两位都是已故之人,皆为国公。这庞洪庞将军比沈渠昆死的更早,是在沙场战死,马革裹尸的。/p
介绍此二人的短文用词质朴平实,只lùn_gōng不议过,却也相对客观,没有太多溢美之词。/p
文章是挑不毛病来的,除非去咬文嚼字,牵强附会。/p
可夏伯严反复读了两遍,不知为何,却总有种后背发寒的感觉,好像文字之间有什么陷阱一样。/p
饶是心中有些波动,但夏伯严依旧稳如泰山,反问儿子道:/p
“这篇文章怎么了?”/p
“父亲,您才是当朝宰相啊!而且在任时间最长,为国为民,操劳最久。他们要议功臣,排在第一位的也该是您啊!怎么能把沈渠昆放在您的前面?”/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76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76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九十章 读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查查字典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