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风的人生最大目标是走上天安门,爱情固然重要,但是,比起事业,爱情只能算是陪衬品,能携手柳青青一起迈上天安门是最好,没有柳青青,自己一个人迈上天安门,也不差!
然而,宋清风高兴得太早了。
在这起水痘疫情这件事上,宋清风虽然不是鸟人,绝对是个棒槌!
方主任在疾控中心摸爬滚打几十年,你可以怀疑他的领导能力,但你绝对不能怀疑他的业务技术能力。同理,肖纤纤在商界混了多年,你可以怀疑她的专业技术能力,但绝不能怀疑她的领导能力。
两位领导都是心急火燎,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宋清风对于水痘疫情的判断,貌似科学。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在传染病疫情处理上,光讲科学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讲政治!而且,必须要讲政治!
搞传染病控制要讲政治,做生意更要讲政治!
这一点,不管是方主任还是肖纤纤,都十分清楚。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水痘暴发疫情发生在上江城所辖梁县的一所乡小学。按照有关规定,疫情一旦发生,正常的疫情报告流程是这样的:疫情发现人——乡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直至国家疾控中心。经过层层审核,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由相应级别的疾控机构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水痘这种疫情,最高也就到达梁县疾控中心就截止了,因为,这就不算个什么疫情。
然而,在非典期间以及非典结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群众对于疾控中心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而绝大多数群众,对疾控中心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他们根本不知道疾控中心为何物。当然,他们也不知道疫情报告程序。
对于疾控中心认识的浅薄,并不影响群众对于传染病疫情的高度重视和敏感,这在非典之后,表现得尤为突出。于是,梁县小学发生水痘疫情之后,周边群众慌做一团,纷纷向他们能够想到的领导和部门反映情况。这起水痘疫情,经过群众添油加醋口口相传,传到市领导耳朵里的时候,变成了一起比非典还要非典的“怪病”。
领导得到的信息是,梁县遭到怪病肆虐,民不聊生,广大少年儿童嗷嗷待哺、苦不堪言。
群众有难,领导怎么能袖手旁观,于是,汪市,市疾控中心务必迅速处理,尽最大努力,控制疫情,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要做到零感染、零死亡。”群众不了解疾控中心,领导是了解的。
这个批示迅速传到市疾控中心。方主任一拿到这个批示,顿觉事态严重。
批示字迹工整,语气平和。
但是,这种批示,如果放在封建社会,那叫密诏!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密诏就叫批示。
不管叫什么,总之一点,下面的人不得抗旨!不仅不能抗旨,还要全力以赴,争分夺秒。
方主任不敢怠慢,抽掉精兵强将,亲自带队,赶赴梁县,开展现场防控。
方主任一到现场,发现问题异常严重!
严重的不是疫情,事实上,疫情早就没了。
没了疫情却比有疫情,局势更加严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57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57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5章 怪病肆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猴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