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年…德国左翼的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军方将此作为战斗的号角。当年三月二十日,陆军大臣杜菲尔诺伊下达命令…要求陆军准备就绪,一旦社会民主党发动动乱,立即粉碎其组织。这一命令持续至今,并获得了威廉二世的全力支持。一**o年十月,威廉二世签发内阁命令,授予柏林军管司令在自认为适当的时机动用近卫团和第三军团,以打击“内部敌人”。一年后,威廉二世在主持近卫团新兵效忠宣誓的时候提醒“你们必须准备好枪杀自己的亲戚和兄弟”。一**九年,帝国敕令宣布,地方军事指挥官可“自行挑选适当的时刻”取代文职当局,武力镇压平民。
皇帝和军部的联合努力之下,德国陆军成为一支“刺刀首先对内”的军队。一**二年,威廉二世宣布“宁愿要一支小规模的严守纪律和可靠的军队,而不做宪法上的让步”。七年后,普鲁士陆军部宣布将加强各近卫营的力量,“准备应对鉴于柏林的巨大人口而可能发生的饪何不测事件“。陆军大臣艾内姆在一九o四年对国会承认,他喜欢”效忠君主、笃信宗教的士兵,而非任何社会民主党人“。
他还告诫总参谋长史里芬切勿扩大军队规模,因为“这势必导致民主派和其他分子混入军队”。
在另一时空的一九o五年十二月,在史里芬制定对法作战计划的时候,威廉二世告诫宰相冯=比洛;帝国“不敢派哪怕是一兵一卒离开德国国土”,因为如此会在“愈加增长的赤se威胁”面前危及其公民的安全和财产。在一九o六年新年文书中,威廉二世宣布“首先撂倒社会主义者,砍他们的头,使之无法为害必要的时候就靠大屠杀,然后在我们的国境之外打仗,不要反过来做,不要操之过急。”
德意志**政体尽管披上了议会政治和宪法体制的外衣,但却始终对底层民众抱有最大的警惕,也因此把军队视为“最后保险栓”,而对依靠全面发动民众来争取对外战争的胜利犹豫不决,故而把胜利一厢情愿地寄托在恫吓和早期速胜之上。
威廉皇太子历经德国经典军事教育的熏陶,对这种“内阁战争”的思路也曾经深信不疑。而来到中国之后耳闻目睹的一切,却正在颠覆他对战争和国防的理解。
“殿下,您认为,未来在欧洲爆发的战争,将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威廉皇太子看着这位比自己还小了六七岁的东方皇帝,思索片刻之后认真地说道;“如果没有贵国的加入,没有摩托化突击的加入,这场战争如果不能在两个月内达成目标,就势必变成持久战,没有人能预料到战争将持续多久。”
“至于现在,德意志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在三个月之内结束战争。”威廉皇太子坚定地说道,“铁十字军旗,必将再次飘扬在香榭丽舍大道。”([m.52kshu.com 吾爱看书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9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9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地四十章 东帝国与西帝国(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星空漫游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