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初,香港面临回归谈判问题,加上香港股市出现股灾,市民对港元信心出现动摇,港元不断贬值。1983年9月,出现港元危机,港元兑美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再与美元挂勾,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此后稳定下来,联系汇率制度一直实行至今。港币和美圆挂钩,使得香港得和美元一起调整利率,不能发挥以利率调节经济与通货膨胀、收缩的作用。
而历史上,1935年12月至1972年6月期间,港币曾经与英镑挂勾,1935年12月至1967年11月间,1英镑可兑16港元,1967年11月至1972年6月,1英镑则可兑14.55港元。1972年7月至1974年11月,则与美元挂勾,之后曾自由浮动。
张毕玄刚从这片众多银行家聚集的高尔夫球场出来,这片高尔夫球场造价10亿。一片空地铺上草、挖几个洞,变成高尔夫球场后竟然因为出没的人物社会地位崇高而变地身价百倍,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张毕玄拥有这家高尔夫球场的会员资格,会员卡50万美元,进去之后简单的打打球几小时消费数万美圆。
雨水如子弹般急速打在车玻璃上,张毕玄思绪入潮。不管怎么说,收购标准渣打银行行为是没有任何错的,就算发行货币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暴利,但是由于银行属于自己的,总不可能冻结自己的财产吧。
就算是保密制度最高、信誉最好的瑞士银行在后世也曾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把萨达姆几百亿美圆存款的秘密户头冻结起来,也许是受这个记忆的影响,张毕玄对于任何银行的信誉都不抱有乐观的看法。
张毕玄存放在世界各地银行的秘密存款数目正在冲刺1万亿美圆,自己这些钱来历很不光明,特别是来自苏联的那一部分,根本就是黑的不能再黑的黑钱,指不定以后哪个霸权国家给自己扣个和萨达姆相同的反人类罪、种马罪等乱七八糟的罪,然后强迫那些“信誉良好”的商业银行冻结自己的巨额财产。有了自己的银行,再把香港经营的如同铁桶、在太平洋秘密发展自己的私人武装,背后还有解放军给自己做靠山,这才叫安全呐。
他思绪又回到为什么发行货币的银行却看起来没什么搞头的原因所在.
轰隆!一声霹雳雷鸣声,张毕玄猛然悟了,感情原因是出在和美圆挂钩的货币胶泥容制度上!难怪印刷港币赚不到什么钱,人家央行都是靠政府信用来印刷货币的,而香港的发钞银行得百分之百按照每上缴一美圆才能印刷7.8港币。
张毕玄仔细想了想,觉得不管是金管局还是渣打、汇丰发行港元都要看美元的脸色,实际上等于是美联储成了真正的港币发炒银行,越想越觉得不舒服。
不过,香港货币不和美圆挂钩能行吗?凭借香港地方政府的信用、发行的货币绝对就成了废纸。要想和其他货币挂钩,但那个货币具有美圆这般的影响力呢?人民币是不行的,因为它不是世界货币!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7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7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7章 两个能够发行货币的银行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香港大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