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民众在另一个国家人心目中的印象,那就上升到国家品牌的高度了,从这次层次来说,中国就是一个品牌。具体企业品牌在另一个国家市场中的传播,是要以国家品牌为基础的。要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民众印象非常恶劣,那么另一个国产的各种品牌和产品销售肯定会受到负面影响。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治与好莱坞文化的共谋就使美国商界惊喜地发现,美国影片的放映常常引起对美国商品需求的增加。美国每向世界多出口一英寸的好莱坞电影胶片,美国就能多销售一美圆的产品,出口12万个电影拷贝就等于派出12万个“美国大使”。
所以,美国商业人士才那么乐于投资电影业。
再比如,中国许多愤青抵制日货期间,虽然不能杜绝一部分迷信日货到极点的人继续购买日货,但是一部分中立份子受到宣传影响,一看到某产品是日本产品,自然联想到日本人的恶心和龌龊,自然也就对日本产品难以产生购买yù_wàng。
并且,张毕玄把“中日友好”这个口号反过来用到日本国内,反复宣传两国友好关系。让日本新一代青年各个都对中国产生向往和好感。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宣传、宣传、再宣传!”这两个口号一个的纳粹德国的文化结晶,另一个是后来营销天才史玉柱的心得,现在都成了张毕玄的两句奉为经典的心法。
《赌神》、《黄飞鸿》、《泰坦尼克号》等香港电影疯狂向日本电影市场轰炸,龙腾廉价店冲充斥着价格“人道”的中国产品,媒体中宣扬中国最美好的一面。总之,许多日本人已经把中国当成人间天堂了。
以前,日本许多青年在好莱坞大片、可口可乐的熏陶下崇拜的是美国,并且许多日本人以移民美国,成为美国公民为荣。
不过,以龙腾电影为首的香港电影迅速雄起,跟打破好莱坞电影在日本电影市场的垄断后,中国文化随着电影的反映开始向日本渗透。随着龙腾电影的强势,中文和英语的碰撞竟然不落下风,光在日本国内就有了2000万中文学习者。
原本华人在海外大多是经济能力强势的群体,随着华语电影、文化的影响,东南亚一带华人社区竟然成为各国的贵族社区。许多外国国人都以住在他们国内华人社区内为荣。
在日本这个现象主要呈现在青年人身上,甚至,一部分日本青年把中国当成精神上的祖国,竟然响应中国的宣传号召强烈抵制张达歌这个污蔑中国的汉奸。
等到当《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宠物小精灵》、《游戏王》动漫作品的作者名字全成了中国人,随着这些经典动漫在日本电视台热播。日本许多年轻人哈中潮流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根据调查,许多日本青少年最向往的是未来移民到中国加入中国国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7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7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7章 实干派愤青)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香港大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