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遵诲瞪大了眼睛,原来还这般复杂,他还以为郭威占领开封府后,很快就能够建立后周,自己作为开国功臣,也能够顺利加官进爵呢。
郭威看着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董遵诲,笑着说道:“你抽空去你姑父冯公(冯道)那里,看看群臣如今都是什么反应,听听他的建议。”
董遵诲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即离开。郭威诧异地问道:“道安,你还有什么事吗?”。
董遵诲跪倒在地,叩首说道:“大帅,现在城中乱兵掠夺,老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再这样放任下去,说不定再过几日,开封府就被抢空了大帅宅心仁厚,还是及早下令收兵吧”
郭威轻轻点头,叹了口气,“确实是苦了百姓,不过此事我早有计较,道安稍安勿躁。等过几日,自有分晓。”
见郭威心中有数,董遵诲也不敢再行劝说,只是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不久,董遵诲仅带贴身卫士,来到了冯道的府邸。见府邸外有士兵在此驻守,设立岗哨路障,以保护此处安宁。董遵诲若有所思,上前通报。
驻守的士兵见是军中声名鹊起的董遵诲,连忙行礼问候,并立即搬开路障放行。董遵诲于是来到冯道的大门处,轻轻拍动门环。
门后早就有家丁守卫,听到门环响动,连忙从缝隙里悄悄窥看。见来得乃是熟人,更是老爷亲戚,家丁们松了一大口气,连忙打开大门,将董遵诲迎了进去。大家一面通知老爷和夫人,一面恭敬地将董遵诲领进客厅等候。
不多时,冯道和他夫人就先后来到了客厅,董遵诲连忙上前行礼,姑父、姑姑叫个不停。冯道的夫人董氏乃是董遵诲的亲姑姑,见董遵诲身上并无明显伤痕,这才放心。姑侄俩说了些闲话,董氏也知道丈夫和董遵诲定有公事要谈,便起身离开,并命令家丁们守住客厅,禁止别人入内。
董遵诲冲冯道行礼说道:“姑父,那会我军中有些事情,没能及时前来请安问礼,还请姑父见谅”
冯道轻轻点头,两人也不是外人,冯道就直接问道:“是郭公让你来打探消息吧,郭公这次可不容易,预备改朝换代了吧?”
董遵诲不由得汗颜,冯道果然是冯道,居然能清楚地意识到郭威接下来的举动,自己如果没有后世的记忆,还真不够这些古代的大能玩的
董遵诲便躬身说道:“大帅目前还没有公然改朝换代的意思,他还决定以皇帝的礼仪来安葬刘承祐。大帅命我来听取姑父的建议,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姑父,大帅现在手握兵权,又曾起兵讨伐朝廷,日后肯定不能屈居汉臣。我相信您心里也有数,等到日后如果大帅登基,您万万不可阻拦。”
冯道这才点了点头,“这才是我的侄儿,总算是对我说了些心里话。你回去禀告郭公,说我冯道历经数朝,手下也有不少幕僚臣属,大家对于皇帝变动并没有议论的兴趣,只知道埋头做事倒是有些汉朝的旧日臣子,需要郭公予以安抚,尤其像窦贞固、苏禹珪等人,往日里并无恶迹,希望郭公能够加以安抚。”
两人又低声讨论了一番,董遵诲这才离开。很快回到郭威营地,将诸事一一禀报。
郭威听后,对冯道的态度很是满意,也听取了他的建议,立即派人前往窦贞固、苏禹珪府上慰问。两人很是惶恐,连忙前来郭威驻地拜见。郭威笑着与他们谈话,态度一如往常,窦贞固两人这才安心,对郭威也极为感激。
第二日一早,郭威在董遵诲的陪同下,前往明德门与百官汇合,在宫门处叩首,求见李太后。
第249章谁为皇帝(1)
第249章谁为皇帝(1,到网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4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4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49章 谁为皇帝(1))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张建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