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党史办的秦女士热情接待了我,但她的回答同样让我失望:“不知道这事。”秦女士建议我找找以前的老主任王广汉,“他肯定知道。”
秦女士主动和王广汉老先生联系上。我费尽周折在和县二中的一幢教师宿舍楼里找到王广汉,但是,我很快发现,他了解的情况,还没有我已经了解的多。
王广汉说,他已经在网上看见了成本华的照片,虽然行走很不方便,但这段时间他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成本华的线索,“但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找到了成本华的本家
王广汉说,别急,这里有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和县确实有姓成的,他以前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员工就姓成,名叫成乃正。据成乃正说,他的父亲就是“本”字辈的!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里有姓成的,而且有成本华这个辈分,这就和鬼子兵山下弘一提供的情况挂上号了!
我跟着王广汗,在和县大西门附近的一个小院里,找到了成乃正的父亲----成文才。成文才今年73岁,成本华是1938年被鬼子杀害的,那一年,成文才5岁,应该知道成本华的很多情况。
成文才身体非常好,听说是重庆的记者来寻找一个抗日女兵,他很感动:“多不容易啊!”但是,成文才说,他见过鬼子兵,但没有见过成本华,也不知道谁家的女孩子叫成本华。
成文才说,他确实是“本”字辈的,因为自己从小被抱养,所以名字里没有“本”字。成姓在和县是大姓,很兴旺,现在县城里还有正宗成姓好几百人。成姓的辈分也是非常纯正的,没有乱派,他的爷爷是“以”辈,他父亲是“持”辈,他这一辈是“本”辈,他的下一辈是“乃”辈,“绝对不会乱。”
虽然成文才不知道有成本华这个人,但我仍然非常兴奋,因为我已经站在成本华家族的大门前了
老人回忆鬼子攻城
1938年,成文才5岁。他很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家就在县城清真小学的对门,一个很热闹的地方。
他还清楚地记得,1937年阴历11月24日,鬼子来了。和县县城倾城逃亡。5岁的成本才跟随父母,恐惧万分地逃到离县城不远的桃花县(现已撤销),躲藏起来。
藏了12天,有人来送信,说鬼子兵走了,人们又返回县城,发现县城并没有遭到大的破坏。然而,没过多久,鬼子突然对县城空袭,炸死很多无辜百姓,没有被炸死的人惊恐逃亡到更远的地方避难,直到1938年4月,人们才返回县城。
人们发现,整个县城都被鬼子兵炸毁、烧毁了,“烧了整整半个月,把半边天都映红了。”过了没有多久,全城的人再次集体逃亡,躲避鬼子兵。
成文才说,成姓在和县有很多家人,但是,因为是同一个家族,大家都互相很关心,哪家发生什么事,家族的人都会知道,“如果真有成姓的闺女被鬼子杀了,我们应该知道啊。”
但是,几次逃亡回来,成文才他们都没有听说哪家的闺女出了事。
我再次陷入沮丧。
9、小资料日军曾经狂轰和县
据历史资料记载,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为扫清西进障碍,先后三次派遣飞机对和县等地狂轰滥炸,使县城很多无辜居民惨遭杀害。
1938年1月,位于南京东郊的江浦县被日军侵占,4月23日,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又在海军配合下,由安徽省当涂县采石镇西渡,24日占领和县。至此,和县一带除开北部一狭小地带为国民党控制外,其余均沦入日军手中。
在和县城内的菜市场上,日军士兵曾一次戮杀7人,将人头砍下垛在卖猪肉的案板上,尸体抛在血泊的青石上。似此惨状,举目可见。被占领的村镇,刹那间成了人间地狱。
为挽救国家危亡,1938年4月,新四军第四支队东北抗日挺进团进至和县一带,动员民众拿起刀枪抗日。揭开了和县一带敌后抗日游击战斗的序幕。
(记者夏显虎辑自《和含抗日根据地党史资料选编》)
[本文中两张成本华的相片:i/2006/02/06/5055947.jpg和i/2006/02/06/5055948.jpg]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1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1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她的美丽足以让当代13亿人心碎!》)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钟莉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