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铁幕1925- 二零四章 北风重工(7)(3/3)

文/吴安平
铁幕1925 | 本章字数:1258  | 铁幕1925txt下载 | 铁幕1925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三国大骗子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我没想当大剑豪啊大唐第一枭雄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我能看见秘藏特种兵之全能系统
产出的机械化机床性能已足以和当世最先进的机床抗衡。目前,由于电子方面的人才很少,吴安平并不打算仿制更先进的电子管、晶体管等数控机床,但在机械化机床方面,却一直要求精益求精,逐渐要将性能提到历史的最高点。

北风机床研究院内,都是最新生产的机械化机床,各种车床、镗床、铣床、钻床、刨床及简单的联动机床应有尽有。这些机床论性能,差不多就是同时代的最高水平,但是车床技术发展的脉络、性能提高方案及新型机床的设计构想,吴安平却提供的很多,这足够研究人员沿着必定正确的路线,向上不断攀升,就算没有足够聪明,相信也能做出不小的成就。

至于那批早期的集成电路机床,却没放在长庆桥工业区,刚开始是在西峰市区,后来便被吴安平连人带机床都安置到了子午岭的军事基地。现在还在原来的四号基地,在那个士官基地内,有一个单独的区域,专门用来安置这些人和划时代的设备。

而操控这些数控机床的,还是原来那批人,他们的工作就是学习再学习,试制再试制,要将机床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并为将来西北由机械化机床向电子数控机床进军,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他们的水平逐步提高,当西北最晚在明年大规模开始生产电子管,后年初步开始生产晶体管后,就可以试制电子管及晶体管机床了。

当然,电子管和晶体管相关控制系统,并不需要他们来设计和制造,这方面的技术和制造设备,同样将由吴安平直接从后世拿过来用。只是到时,他们必定会是最好的机床操作人员,也可以和机床研究院的人,一起参与对电子管及晶体管数控机床的研究和改进中。

似乎再搞研究没必要,但就算有更先进的机床,有合格的操作人员,只要不再从后世引进技术,这样的提升进程就会戛然而止,这自然不是吴安平希望看到的。使用可以先使用,制造可以先制造,但相关研究也要同步开展,相比其他国家,他们不但不缺各种先进理论,

还有对照研究的实物,这样再没有提高,那当真该一头撞死了。

吴安平他们没去机床研究院,而只是视察了加工车间。说实话,如果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许会更对研括吴安平在内,这些人其实只关注技术的实际应用,那些研究工作再有意义,在他们眼里也是分外枯燥。

实际上,机床车间虽然在满负荷运转,机器轰隆隆震耳欲聋,但在这些人眼中,相比看到汽车、军车、坦克及自行火炮,还是显得很枯燥。这或许就是技术人员的悲哀,尤其是在这时代,就算最好的工程师,也只能围着一些人的指挥棒转动,而拿着指挥棒的人,很可能其实只是个棒槌。

不过,有几个车间还是吸引不少关注的目光。这些车间拥有许多大型设备,例如五米以上的立式车床、十米卧式车床、十米拉床、十米卧式外圆磨床、五米滚齿机、八米龙门铣床、平面磨床等。除此外,还有附属的各种各类工艺设备,如工、卡、量、刃、模具和各种各类专业加工机床。

薛笃弼和蒋百里等军政要员,之所以对这几个车间感兴趣,一来是这些大型机械加工设备,看上去实在惊人,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二来从各型机床上正在加工并逐渐成型的产品看,这明显就是各型坦克及自行火炮的配件或装甲。

“狩猎者坦克、雷神自走炮原来是在这里生产的?”左纯庵看得目瞪口呆道。。.。

更多到,地址


状态提示: 二零四章 北风重工(7)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二零四章 北风重工(7)(3/3) 返回《铁幕1925》目录下一章:二零五章 北风重工(8)(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