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三台之下,引漳河之水,穿过条条暗道,流入玄武池。/p
玄武池!/p
这里是,曹操三军用以操练水军的地方。/p
赤壁之战…历历在目!/p
若是水军强悍。/p
或许,根本不会被拖到东风起,便能克敌!/p
便是为此,这铜雀台,除了招贤纳士之外,更是添了一份操练水军的职责。/p
整个建筑。/p
看起来,异常的雄伟。/p
当然,半年内能完成这样三台的搭建。/p
这可少不了,小皇帝朱由校的鼎力相助。/p
要做些别的,或许朱由校提不起兴趣。/p
可是…这铜雀三台上的木雕…他可是不遗余力。/p
从三皇到五代,再到唐宋元明,朱由校的一个又一个设计图纸…/p
让人叹为观止。/p
齐总。/p
整个铜雀台包裹着的围墙。/p
便是朱由校采用明清时的设计。/p
用一千零八支木雕铜雀筑成。/p
美轮美奂,英姿绝伦。/p
当然,三台的快速完成。/p
与曹林负责的工房,关系更是密切。/p
如果说朱由校是这雄伟建筑的总设计师。/p
那曹林、郝昭,还有那数以千万计的工匠,就是坚定的执行者…/p
工匠精神!/p
在这一刻,得已最大程度的展现。/p
期间,五公子曹雄颁布的招贤令,更是为他吸引到了大量的人才。/p
擅长统兵作战的钟会、郭淮;/p
擅长屯田的邓艾!/p
还有一个!/p
需要重点提到的。/p
叫做马均。/p
一个穷书生!/p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p
五公子曹雄慧眼识珠。/p
这个名字!/p
曹雄记得,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出现过…/p
有“天下之名巧”之称!/p
对纺织、农耕、器械制造!/p
都是一把好手,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机械制造师…没有之一/p
曹雄力排众议。/p
愣是将他挖掘出来,委以重任,更是为了他开办了纺织局!/p
马均也不负重望。/p
对织布机日夜的苦研和反复的试验,不断的改进工具。/p
半年来,单单织布机就已经改良了七次!/p
刚刚发明的!/p
被曹雄成为“织布机6s!”/p
俨然!整个北方织布的效率提升了好多倍。/p
这只是马均贡献之一。/p
在偶然一次看到强弩的设计图后,马均便加以研究。/p
更兼之,朱由校提供了各朝各代,连弩的制造手册。/p
奇迹般的…/p
马均融会贯通。/p
愣是将诸葛连弩提前制作了出来。/p
此弩操作简单,威力巨大,却是轻巧…易于携带!/p
虽说…制作起来,颇为繁琐。/p
第一批2000套的制作就用了足足三个月!/p
这一匹,曹雄尽数配给了他的玄甲战骑。/p
用以替代长弓!/p
现如今。/p
赶制诸葛连弩的同时。/p
朱由校又给于了他另一个图纸。/p
转轮式发石车!/p
与一般的发石车效果不同。/p
这种发石车,安装上了机械带动轮子飞快的转动,这样就能把大石接连不断的发射出去。/p
让守备方没有半点喘息的机会。/p
若是能研制成功。/p
这对于攻坚,可就是一大裨益!/p
铜雀台的搭建以及招贤令的影响,还在继续。/p
五公子曹雄在北方的声势…越来越高!/p
俨然,一副世子的姿态!/p
而这时。/p
就连曹雄都不知道!/p
他的父亲,曹操接到了一封东吴的来信!/p
这信…分量很重。/p
……/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7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7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94章 筑高台!揽人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杯牛奶不加糖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