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快说!”/p
曹操急切的问道。/p
贾诩睁大了些许眼睛。/p
一字一顿。/p
四个大字从他的嘴巴中脱口而出——/p
——“一战一和!”/p
唔…/p
曹操略微细想。/p
贾诩的这四个字,算得上字字珠玑,一字千金哪!/p
两线作战,以曹操现有的兵力,完全没有可能。/p
剩下的…另一处,唯有——和!/p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p
他也想到过这点。/p
但是如何“和”,用什么来换取“和”,这却是各大难题。/p
贾诩的话还在继续。/p
“臣主张,镇守南郡护幽州。/p
西和雍凉保太平!”/p
此言一出。/p
不光曹操,荀攸、程昱甚至是所有的文武官员均点头称是。/p
“文和,如何与这西凉马腾义和呢?”曹操急忙问道。/p
“封侯、割地、和亲!”/p
贾诩言简意赅。/p
简明扼要的点出这三个词。/p
见众人一片惊骇。/p
贾诩进一步解释道:/p
“长安战事告急已经是十余日之前,恐怕如今,多半已经陷落。/p
长安一丢,整个雍凉便尽数归入马腾之手。/p
封侯,意为借献帝之手,约束他!/p
他若再发兵进犯潼关,便是如同造反一般,到时,人神共愤,天下公诛之!”/p
贾诩一口气将这番话讲完。/p
在场众人均深以为然。/p
曹操都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p
贾诩的话还在继续。/p
“单单封侯却还不够。/p
咱们把长安连同附近郡县,一并割让给他。/p
即便是不割让,也是决然守不住的。/p
到时,有限的兵力集中在潼关。/p
潼关易守难攻,或许,能阻拦住他西进的步伐!”/p
“对!”夏侯惇大喊一声。/p
“让末将去镇守潼关,保管他攻不下来。”/p
贾诩眼珠子一转,继续说道:/p
“还得有一条:和亲…”/p
刚说到这点。/p
只听得,门外有士卒通传。/p
“报…二公子曹丕、三公子曹彰、四公子曹植带一支兵马,来襄阳接应丞相!”/p
霍…一支兵马!/p
曹操闻言,嘴角总算露出一抹喜色。/p
心中疑惑!/p
“他们手下并无队伍,如何带一支兵马,前来支援呢!”/p
却也不多想。/p
无论多少,总是孩子的一片孝心才对。/p
当下哈哈一笑。/p
“快传,让他们都进来。”/p
却见曹丕、曹植、曹彰身穿甲胄。/p
跪拜行礼。/p
“父亲!”/p
曹操饶有兴致的问道:/p
“你们说是来支援父亲,却带了多少兵马呀?”/p
曹彰性子急,立时脱口而出。/p
“孩儿带了四十七人!”/p
唔…四十七人!/p
曹操嘴角笑的更开怀了。/p
“你们俩呢?”/p
“孩儿带昭阳阁仆人和要好的同窗,共计二十一人!”曹丕拜道。/p
“孩儿这儿只有五人!”曹植也回答一声。/p
忽的。/p
曹操开怀大笑。/p
“不错,不错…都是好孩子。/p
能千里迢迢来此,这孝心就是难得。”/p
一时间曹操的心情似乎不错。/p
忽的。/p
他意识到一个问题。/p
或者说,是发现少了一个公子!/p
五子曹雄呢?/p
三位哥哥手下没有一兵一卒都来这边接应。/p
他倒好,手中握有两千亲兵,连个响声都没有。/p
想到这里。/p
原本灿烂的笑容又收了回去。/p
心中嘀咕。/p
“白赏了这五子,两千亲兵…”/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7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7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49章 封侯!割地!和亲!)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杯牛奶不加糖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