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统领士兵。/p
就不得不讲解一下东汉军队的编制制度。/p
简而言之。/p
就是五人为列,二列为一火,五火为一队。(一个‘队头’管辖50名士兵)/p
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侯为部,二部为校。(此间‘官长’管辖100名士兵,‘校尉’管辖800名士兵)/p
二校为裨,二裨为军。(每个‘裨将军’管1600名士兵,‘大将军’管3200名士兵)/p
当然,这个制度由西汉发展到三国时期,由于诸侯连年混战,各方势力均大肆的扩充兵力,各官衔管辖的士兵,也就出现了超编的情况。/p
比如曹操这边的‘大将军’夏侯惇。/p
按理说,只应该管辖3200名士兵,可实际上,他手下的士兵超过三万人!/p
再比如说,讨伐董卓时,曹操自称“行奋武将军”。/p
编制照理只应有两个裨、四个校尉,八个部,但实际上却有几十个部。/p
超过编制数量的部,就被称为“别部”。/p
曹操势力中,夏侯渊就担任别部司马。/p
军衔的全称为“行奋武将军别部司马”。/p
讲完了东汉军队的编制制度,我们再来看一下五公子曹雄。/p
若是赐给五公子曹雄千余士兵。/p
那最起码得授予他一个“裨将军”的头衔。/p
照理说,有身为丞相的曹操支持,应该不难。/p
只不过。/p
曹操起兵之初,便在军队中,制定了严格的军纪、制度。/p
所有官衔的授予,必须匹配足够的战功,这个战功,是实实在在上阵拼杀的战功。/p
比如,斩下敌人多少首级;/p
夺下敌人大旗;/p
刺伤敌人统兵武将等…/p
也正是因为曹操这些赏罚分别的军纪,才让他麾下的大军能够摧城拔寨,一统北方。/p
只不过,即便是曹操也没有想到。/p
这鲜明的军纪,却成为了五公子曹雄统兵的掣肘。/p
杨修借故军令、军纪,对曹操赐给五公子曹雄千余名虎豹骑,表达了反对意见。/p
一时间,得到了不少文臣,武将的支持。/p
特别是与三公子曹彰、四公子曹植要好的官员,一个劲儿的用军纪制度去提醒所有臣工,也提醒曹丞相。/p
这种时候,即便是身为大将军的夏侯惇,也无话可说。/p
毕竟,制度是丞相曹操亲自制定的,哪怕是因为五公子曹雄,一意孤行,那就只会伤了万千将士的心。/p
这中间的利害关系,不由得曹操去慎重权衡。/p
曹操细细沉思,心中暗想。/p
“难不成,真要让本丞相,冷了五子的心?”/p
一想到,五公子不辞劳苦,奔赴北三城讨到三百三十万石粮草,曹操心里就觉得十足的愧疚。/p
连带着想到,自己这五儿子的性子,若真是他曹操违约,恐怕以后这丞相府,就要永无宁日咯!/p
鸵鸟肉?/p
呵呵!/p
恐怕,本丞相得把所有进贡来的珍奇动物,都转移出丞相府了…/p
一想到这里,曹操只觉得一阵头疼。/p
整个麒麟阁寂静无声,大家均在等待曹操的回复。/p
其中,与曹丕、曹彰、曹植关系亲近的官员,均暗自窃喜。/p
欣赏五公子曹雄的官员,则均摇头表示遗憾。/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7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7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09章 军队制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杯牛奶不加糖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