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四月十六日。/p
邺城望星台!/p
围着整个高台。/p
一队队兵士戍足而立。/p
有司空府府兵,有邺城的守卫,有附近军营调动的士卒!/p
单保卫望星台的兵士就不下两千人。/p
台下,里三层外三层,如山呼海啸般的北方士子们,将整个高台包裹的严严实实!/p
北方一统后,第一次举办的斗文大会!/p
说是文人界的饕餮盛宴,一点也不为过。/p
十面锦旗,象征着十处最巅峰的诗词歌赋。/p
哪怕不能夺魁,即便是赢得一面旗,在士子中也会拥有滔天的声势!/p
高台离北方士子足有三十米距离。/p
可每隔五米,就有一名声音洪亮的士卒。/p
望星台上的每一个佳句,都会通过这些士卒嘹亮的嗓门,传到众多士子们耳中。/p
这就是北方文坛,最盛大、最隆重的斗文大会!/p
比赛时间定在辰时!/p
还有半个时辰!/p
入围决赛的士子大多已站立在高台之上。/p
迎风而立,俯瞰一众士子!/p
大有一股傲然之气!/p
斗文大会的筹备者王朗,一缕胡须,细细数了一遍参赛的人选。/p
“……十三、十四、十五……呃……竟然还少了两人!也不知是哪位士子,这个时间都还没到。”/p
曹冲站在高台上,四处去寻觅五哥哥曹雄,哪里有他的人影?/p
一早卯时,曹林就去喊他了呀!/p
可不应该耽误时辰才对!/p
“曹司空到!”/p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的曹操,从外围走了过来。/p
侍卫们,分列两侧,隔开一条不宽的道路。/p
在曹操身后的,乃是这次的另外两位评判人,荀彧和蔡文姬!/p
荀彧刚刚从许昌赶回来,就被任命为这次的评判人,可见曹操对他的重视!/p
蔡文姬文才冠绝天下,又是东汉最杰出的文人蔡邕的女儿,即便不到三十岁,担任评判人,也没有人敢提出异议!/p
许褚紧贴曹操,保护着他的安全。/p
四人快步走向高台。/p
曹操一挥手,一众群臣、士子、侍卫齐齐跪倒下来!/p
“见过曹司空!”/p
曹操“哈哈”一笑,也不拘泥于礼法,唤他们全部站起身来。/p
自己走到高台孔子像前,躬身上了炷香。/p
这般动作,在士子们看来,实属难得。/p
天下纷争!谁人会像曹司空这样重视文化!重视礼法!/p
士子们心中均浮现出对曹操的钦佩之情!/p
曹操拜过孔子后。/p
询问王朗,“士子们可都到齐了?”/p
王朗又数了一遍,“只差两人!”/p
差两人?这么重要的斗文大会,竟然有士子这个点了,都没有来这望星台?/p
“哪两人?”/p
“主薄杨修,五公子曹雄!”/p
王朗询问过随从后,答道!/p
怎么又有这个曹雄?/p
这五子哪次不迟到个把时辰,心里就不舒服的很呢!/p
曹操这次并不生气,对于五公子曹雄的迟到,已经习以为常。/p
倒是主薄杨修,向来稳重,怎么也会迟到?/p
当下摇了摇头。/p
曹操携荀彧、蔡文姬坐在了评判席上,看了看时辰,不过多久,就要开始比赛了!/p
这次可不是堂会,还能想方设法帮五子拖延些时间。/p
北方士子们一双双眼睛注视着高台之上,容不得半年马虎!/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7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7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59章 斗文大会(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杯牛奶不加糖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