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给自己干活呢,乌利颜的女人把嫁妆都搭进去了,要是再做不出点样子来,愧对了乌利颜这样的大救星。何况现在是一天两顿饭,吃饱还谈不上,可不会如以前那样饿的找不到北,这一把子力气现在不出还等到什么时候?
每个小炉子煅烧的坯子够二十个汉子敲打一天,昼夜轮番的这么干,一百多个小炉子,还真能做出点什么来。
这些天来,乌利颜鲁识字的身子骨明显是好了许多,最起码走路不需要别人搀扶了。脸上也有了红晕,再也不象以前那样愁眉苦脸,这也是大伙儿的动力。
这些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钉子,其实都是“来料加工”,利润是再一次缩水了,可也不必再去销售,到时候会有人来取,所要付出的仅仅是一点儿少的可怜的加工费而已。
这些鞑子的力气便宜,比在外面雇人要划算的多,这就是林千金的本钱。同样是要留下保证银子的,何必不用便宜的人工?
仅仅是打了两次铁钉之后,荒原上的旗人终于有了新的活儿干。
门杈子柜销子,还有各种家具的铁包垫,诸如次来简单的力气活儿,都能揽下来。荒原之上的旗人也是真拼了命,一天两班,也不分什么白日还是黑夜,除了吃喝拉撒,都在干活儿。
外面“叮叮当当”的捶打之声不断,寒风呼呼的响着,地窨子里却是暖和的很。也不晓得到了什么时辰,估摸着也到了半夜吧。
刚刚亲热了一回,林千金很是用了些个温柔的手段,鲁识字还在呼呼喘气儿呢。林千金笑嘻嘻的说道:“今天我盘了一下账目,每天都有八十多两银子的进项……”
“我的天,有这么多?”一天就是将近百两的银子,一个月下来,可不就是两千多了?
“嘿嘿,很多么?”
鲁识字赞叹道:“还是你有本事,能赚出这么多来,要是照这么下去,今年就不会饿死人了,要是好的话,还能有棉衣裳穿……”
听了鲁识字的赞叹,林千金笑而不语。
林千金是见过钱的,在南都的那些大富商眼中,八十多两银子也就能够在花船上和红姑娘一度春宵而已。如果这也算是经营之道的话,整个天下都会笑掉大牙。
好几千人没白天没黑夜的干活儿,才赚这么一点儿,分摊下也,不够每人吃一壶酒要一个菜的小钱儿而已。这要是在江南,连雇工的工钱都不够,别说是赚钱,东家都得亏的把裤子卖了。
可这里的工人不要钱,只要能有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就是很了不起了。
免费的人工,这才是根本。
要是人工也算是成本之内的话,就真的亏了。
因为有了本钱,也购置了些个棉麻羊毛,又买回了一些纺车和织机。这些织机和江南那种动辄就是二十梭的新式织机不同,完全就是传承了几百年的那种单梭立式的,还是全木制结构,全靠人力操作,别说是江南,就是在河南这种老旧的破烂货也只能当柴烧。
钢铁的新式织机是买不起的,也弄不了那种水力结构,光是零部件的维护就承受不住。反正这里的人力资源都要泛滥了,可以让女人们纺棉麻搓羊毛取线,然后就可以利用老旧的织布机子纺织成布匹。
这种方式弄出来织物,肯定无法和那些制造作坊竞争,要是作为商品的话,都能亏到姥姥家去。可如此一来,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这里的人力,省下一部分开支。
在鲁识字夫妇二人的搭理之下,荒原上终于有了点儿样子,也有了欢声笑语。有些年轻人甚至念叨着要不要在过年的时候热闹一下,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是不是还应该买点肉……
这种荒谬到家的想法立刻就被老人们给骂了回去:“饭还没有吃饱就开始瞎琢磨了,你们这些年轻的就是混账东西。乌利颜为了让咱们活下来,费了多大的心思?恩情还没有报答呢,怎么就想起享乐来了?”
“叔公,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在京城就不说了,在关外的时候……”
“在京城、?你怎么不说京城的血肉高台?那时候你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连猪狗都不如。在关外?你倒是去关外试试,别的我不敢说,现在的关外还没有咱们的日子好过呢。我敢说这个冬天就是关外八旗的最后一个冬天,只要明年天气转暖,赴死军就能轻取了关外。到时候就是想死也没有下葬的地方儿……”老人气的举着拐杖抽打子侄:“我看你们这些王八蛋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要不是乌利颜救我们,明年春天,天底下就再没有女真后裔了……”
想想未来的形势,还真是如此,赴死军都把大清国灭了,会留着关外的那些满洲人?现在的平静也就是因为天气原因而已,到了时候,关外肯定比关内更惨。
关内还有个乌利颜照应着,要是出了关,就只剩下阎王爷了。
一想到这里,任凭是怎么样铁打的汉子,也后怕的冒出一身冷汗:“真是天不绝我等,有了乌利颜这样的大救星,要不然可就真的全完了!”
对于天下大事,林千金这样的女子从来就不怎么关心。偶尔说起也是有口无心,随便念叨几句也就算了。
可林千金这样的女子,最是懂得察言观色揣摩人心,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短头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