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第八十二章 董相国家的春联(二)(1/2)

文/勾陈勾勾勾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 本章字数:1831  |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吕布天下大明1624启明星探案集风流三国代嫁弃妃一品官人开局站在人生巅峰乱世国宝神武九州志最强区小队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蜀汉之庄稼汉

蔡府/p

董卓、蔡邕二人分主客坐定,蔡邕命人奉上了好茶。/p

董卓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笑道:“伯喈这日子过的倒是滋润。”/p

蔡邕笑了笑,打趣道:“不知明公今日来邕府上有何要事?”“明公日理万机,怎会有暇亲自来邕府上。”/p

“这可让邕诚惶诚恐啊。”/p

董卓闻言大笑道:“难道无事就不能来伯喈府上闲坐一番?”/p

蔡邕望了董卓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那模样分明一副你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做派。/p

董卓轻咳一声,笑道:“伯喈猜的不错,此次前来的确是有事麻烦伯喈。”/p

蔡邕眼中露出疑惑,静待董卓将话说完。/p

董卓放下了茶盏,轻声道:“并非公务,只是正旦将近,董某想向伯喈求一对春联。”/p

蔡邕皱了皱眉头,疑惑道:“春联?”/p

董卓解释道:“桃符,桃符。”/p

“伯喈之字写的极好,董某这才厚颜来求了。”/p

蔡邕脸上露出恍然之人,笑道:“能够得明公赞赏,邕荣幸之至,区区桃符而已,小事的确是小事。”/p

董卓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董某所求的桃符与之前却有不同,乃是一式两联,左右各有一句。”/p

蔡邕闻言点了点头,询问道:“不知明公准备让邕写点什么?”/p

董卓摸了摸下巴,将先前已经想好的春联说与了蔡邕。/p

“一题为新年纳余庆。”/p

“另一题则为,嘉节号长春。”/p

“一左一右,正好贴在府门上,新年新气象嘛。”/p

蔡邕闻言眼中一亮。/p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p

“这诗是明公近日所作?”/p

董卓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新年将近心有所感,正好用上。”/p

蔡邕笑道:“今日能得明公这两句诗便已值得!”“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就去书房如何?”/p

“好!”/p

“好!”董卓连忙应下。/p

蔡邕率先而起在前方引路道:“明公请。”/p

董卓心中好笑,像蔡邕这种文人得了佳句,表现的比自己还急不可耐。/p

不一会董卓便随着蔡邕来到了书房。/p

只见蔡邕从其书房一柜中如视珍宝的取出了一密封紧密的木盒。/p

董卓好奇的看着蔡邕动作,蔡邕见董卓好奇却也不解释,只是缓缓打开了密封的木盒。/p

当董卓看到木盒中的事物后,不自觉的瞪大了双眼。/p

因为木盒中所盛之物乃是一叠雪白的纸张。/p

“伯喈。这等质地的纸张你从何而来?”/p

董卓只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因此纸张的质地越来越好,但一般而言品相可没有蔡邕所拿出的纸张好。/p

董卓不由惊奇起来,难道有穿越者也来到了这个世界?/p

已经将造纸术又改进了?/p

蔡邕见董卓惊奇,心中也颇为得意,这些纸张可是千金难求,要不是他还有些名气,再加上若不是有那么一些笔友,想搞到这等质地的纸张也是难事。/p

正因此若不是董卓亲自前来,他还舍不得拿出这些纸呢!/p

只听蔡邕解释道:“明公不知实属正常,这纸张乃是东莱人左伯,左子邑所制作。”/p

“左伯此人在蔡侯纸的基础上对造纸之术加以改进,这才有了这等上好的纸张。”/p

董卓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其他穿越者。/p

左伯?/p

左子邑?/p

东汉末年还有这样的人物?/p

难怪董卓不知,这不是一个圈子的人,这么冷僻的人物他当然不知道。/p

像蔡邕、左伯都属于书法家,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在里面,董卓这样的“粗人”自然不知。/p

“妙啊!”/p

董卓心中大喜,有现成的纸张,那之前自己的想法要完善起来就方便多了!/p

“伯喈,不知这左子邑的造纸之法可愿外传?”“若是将此法推广开来,乃是大大的好事啊!”/p

蔡邕听了董卓的话,心中一突,这董相国不关心兵事,怎么关心其纸张了。/p

蔡邕脸上露出难色,踟蹰道:“这个……”/p

随后又望了董卓一眼,那意思不言而喻。/p

董卓原本带着笑意的脸色逐渐冷了下来,想来这个左伯所作的纸张用的是独家秘法。/p

有了这秘法那可以说是财源滚滚,谁愿意将这秘法宣之于众?/p

不过既然有了现成的纸张,那自己心中想的印刷术搞出来也不难。/p

蔡邕见董卓脸色逐渐变冷,心中不由为左伯担心起来。/p

果不其然。/p

只听董卓缓声道:“若是董某出高价购买左子邑的造纸之法,伯喈以为此事可成否?”/p

“这个……”/p

蔡邕只得硬着头皮道:“应该没有问题吧。”/p

董卓点了点头,笑道:“希望那左子邑识趣!”/p

蔡邕心中轻叹一声,既然董卓动了心思,那左子邑的造纸之术恐怕保不住了。/p

董卓是什么样的人,蔡邕心中还不清楚。/p

造纸术虽价值千金,但和性命想比,孰重孰轻显而易见。/p

更何况一人性命可能不够,若是以全族之人性命威胁,那肯定是够的。/p

董卓仿佛猜到了蔡邕的想法,轻笑一声劝慰道:“伯喈勿庸担心,只要左子邑识趣,那董某也不会做那焚琴煮鹤之事。”/p

状态提示: 第八十二章 董相国家的春联(二)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八十一章 董相国家的春联(一) 返回《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目录下一页:第八十二章 董相国家的春联(二)(1/2)(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