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第七十六章 无人反对!(1/2)

文/勾陈勾勾勾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 本章字数:1839  |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吕布天下启明星探案集大明1624一品官人风流三国代嫁弃妃开局站在人生巅峰最强区小队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大唐管理员乱世国宝三国之兵临天下

如今大汉朝实行的乃是“察举制”,但“察举制”已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导致许多人晋升无门。/p

正因此才形成了一个一个利益集团,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汝南袁氏家族。/p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p

每当这句话说出去后就会感觉袁家很厉害,很牛逼。/p

但为何如此厉害,这么牛逼,那当然是因为“察举制”的存在了,简单点说就是上面有人!/p

有人在朝廷做官要提拔人才起来当然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待提拔起来后,被提拔之人自然要投李报桃。/p

与此同时在加上除了边境外,大汉朝内部几无军功可言,“非军功不可封侯”渐渐就变成了一句废话。/p

而且就算有军功想要封侯也是非常难得事情。/p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p

单此一句便知封侯之难。/p

也正是因此封侯只能才能体现出勋爵的地位。/p

如今国内战乱不止,边境胡人入侵,正是启用军功制的好时机。/p

只不过如果真正的要将军功制落实下去,无疑会得罪一大片既得利益者。/p

如果董卓坚定的将军功制落实下去,那其麾下士卒在作战之时便会有个盼头,这是一条平民晋级高位之路。/p

随着董卓的话音声落,宴会之中又变得针落可闻。/p

董卓不自觉挑了挑眉头,心中腹诽不已,怎么回事?/p

竟然没有人跳出来反对?/p

有些奇怪啊。/p

难道在酝酿什么阴谋诡计?/p

董卓心中还留着许多说词,准备与反驳之人辩论一二呢。/p

最后竟然变成了这样的情况,气氛瞬间有些尴尬。/p

“咳。”董卓轻咳一声,笑道:“诸公觉得董某所说如何?”/p

“呵呵。”蔡邕口中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开口道:“明公要重振朝纲,落实军功制这是好事啊!”/p

众人听了蔡邕的话均点了点头。/p

在座众人,朱儁、皇甫嵩那是实打实的军功起家,其中朱儁更是其中寒门中的代表人物。/p

如今汉朝的军功制不是没有,只不过是废弛了。/p

自己辛辛苦苦拼死拼活的征战,最后别人只用钱财金银之物就能获得勋爵之位,这让他们这些靠自己努力的人心中如何去想?/p

至于得罪人?/p

非常现实的是,要得罪人也是董卓得罪,他们是受益者,因此朱儁、皇甫嵩当然不会开口反对。/p

至于马腾、韩遂二人,他们如今还未有勋爵在身,若是董卓严肃朝纲,他们如今领军在外靠军功获得勋爵的机会自然更多。/p

而杨彪、士孙瑞如今已身处高位,属于士大夫阶层,这勋爵之位对他们来说只能说是锦上添花。/p

有更好,没有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p

至于“非军功不可封侯”这虽然会损害到当前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不过他们也算是有识之士。/p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道理。/p

若是不给些好处,谁去剿匪?/p

若是不给些好处,谁去抗击入侵的胡人?/p

若是不给些好处,如何让那些个军汉们拼命?/p

更重要的是,反对董卓有用吗?!/p

有用?/p

还真没有用。/p

若是有用,那之前他们也不会妥协。/p

妥协了第一次,自然而然的就有第二次。/p

有些事情,只有零次和n次。/p

正因此与其多费口舌,还不如闭口不言,且看董卓如何行事。/p

若是董卓事情办得好,那就好。/p

如果董卓事情办得不好,他们也不介意那时候再去看董卓的笑话。/p

就在这时,只见蔡邕掠了掠胡须,戏谑道:“在座诸公巴不得明公能够将此事办好,要说最不情愿者当属区区在下了。”/p

蔡邕此言一出,董卓哈哈大笑起来。/p

要说这是为何。/p

因为之前董卓颇为看重蔡邕之才学,为了拉拢蔡邕,董卓上表皇帝为蔡邕讨了一个高阳侯。/p

如果董卓重新规范封侯的要求,那蔡邕可就非常尴尬了。/p

正因此,董卓才大笑起来。/p

与此同时在座的其他人脸上也露出莫名的笑意,方才董卓才说“非军功不可封侯”,这才多久?/p

董卓便被蔡邕“啪啪啪”的打脸了。/p

恐怕也只有蔡邕才敢和董卓说这种玩笑话。/p

董卓对蔡邕的话不以为意,摆了摆手笑道:“伯喈此言实在可恼。”“实在可恼。”/p

“伯喈乃大才也,既已封侯焉能夺去?”/p

蔡邕虽然知道董卓有说词,不过如果只是因为“大才”二字便一笔带过,而后如何能够服众?/p

而其他人却没有“服众不服众的想法”,董卓一声令下雍州境内谁敢不服?/p

只是他们觉得这董卓真是有够不要脸皮的。/p

不是不要了脸皮,准备应该是左脸贴在右脸上,左边不要脸,右边厚脸皮。/p

蔡邕摇了摇头,反驳道:“明公既要严肃封侯之事,不如便从邕开始,邕这高阳侯不要也罢。”/p

“只是此事若是顺利,明公届时可别忘了请邕吃几盏好茶,饮几盏好酒便是。”/p

蔡邕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一是因为其身为大儒,本就不看重这些虚名。/p

其二蔡邕乃是董卓心腹之人,若是董卓在对待蔡邕时能够一视同仁,那“非军

状态提示: 第七十六章 无人反对!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七十五章 治本之策 返回《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目录下一页:第七十六章 无人反对!(1/2)(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