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洛维耶夫不愧是搞政治工作的,分析事物分析的就是透彻。刘七心道“历史上也就是希特勒这个愣头青会明大明的提出用斯大林的大儿子去交换被俘虏的保卢斯元帅,搞的只要是地球人都知道这件事,斯大林为了面子要是能交换才怪。要是希特勒当时成熟一点,透过一个秘密渠道来跟斯大林交换的话,没准斯大林真就会愿意的。大儿子雅克夫虽然不受斯大林的喜欢,但是那再怎么说也是斯大林的儿子啊。斯大林再亘也不会在血统的问题上面搞错的。”
政委洛维耶夫接着说道“根据我这么多年搞政治工作的经验,看来我们得有个中间人来替我们把信息带进克林姆林宫去。而这样的人可是不好找啊。”
能与斯大林沟通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而能为刘七和斯大林直接牵线搭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政委洛维耶夫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合适的人选。
政委洛维耶夫没有想出合适的人选,刘七倒是知道有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斯大林的老乡,那位苏维埃内务部的第一人民委员,大名鼎鼎的苏联特务头子贝利亚。对于贝利亚这个人不管是原时空刘七上学时,或者是这个时刻刘七顶了缪勒的盖世太保职位之后都是有很多了解的。
在贝利亚当权时,虽然也有一些冤假错案,但是相对于他的前任来说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政治中的倾轧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贝利亚上台后一般很少下达那些大规模清洗的命令,特别是对军队中有才能的犯了错军官贝利亚基本上都是不杀的态度。而是关进了改造营中,这样才有了苏军后来的著名死刑犯部队。甚至还有一名死刑犯凭借赫赫战功最后成为了苏联的将军。
而且刘七在后世的资料中还看到贝利亚是一个以改革者自居的人物。贝利亚在战后面对国内的压力十分艰难的保持着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而且贝利亚还是纠错派的核心人物,光是从俄国的改造营中无罪释放了几十万人。还有后来德国战俘之所以能返回德国也跟贝利亚有很大的关系。
而刘七在盖世太保的文件中也看到了许多关于贝利亚的情报,但是大多数都是此人的一些日常资料,根本就看不出有任何的异常之处。
刘七心道“嗯,不错,贝利亚这个家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跟斯大林是老乡,干的又是秘密勾当这个职业。估计没有比贝利亚更合适的人选来当这个掮客了。”
汽车走了四个小时就行驶到了莫斯科西南的一处高地上。这个高地是莫斯科的一个制高点,位置相当重要。在这里驻守的是苏军第一近卫集团军的一个地炮旅和一个高射机枪团。不过就在昨天晚上半夜的时候,刘七带着手下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占领了这里。
由于苏军毫无思想准备,刘七又有意识雷达这个作弊器,整个战斗中苏军的士兵连一枪都没有开。其实刘七占领这个制高点并不是准备炮轰克林姆林宫,而是这个高地的名字叫列宁山。倒也不是说刘七对伟大的无产阶级列宁同志的名字有什么意见,都是因为这个并不是很高的高地以前并不叫列宁山,而是叫麻雀山。(绕来绕去,差点把我都给绕里头。)
前文中我们提到那个自杀的俄国沙皇后裔在临死前把埋藏宝藏的地点告诉了刘七。但是等刘七来到莫斯科附近后却奇怪的发现,莫斯科附近方圆几百公里根本就没有一个地方叫麻雀山。大家也都十分奇怪刘七为什么要找一座麻雀山。对于沙皇宝藏的事情,刘七暂时还没有打算告诉大家,毕竟宝藏这类东西太过于扎手,很是能迷惑人的本性。刘七可不想手下人都被这些宝物搞成了废人。
最终刘七还是在莫斯科一个当地人的口中问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自从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为了永远铭记列宁同志的丰功伟绩,就把莫斯科附近唯一的一座高地麻雀山给该成了列宁山。
这都二十多年了,再加上这里也历经了多次动荡,所以还真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当然艾雷诺都主教是知道麻雀山的,但是此时艾雷诺都主教带着十二名修道士从古比雪夫州的修道院中出来后,直接去了莫斯科城里的一个修道院。
苏联政府虽然对东正教打压的十分厉害,但是在外国的那些外交官面前还是要装装样子的。不但莫斯科城里有修道院的存在,就连克林姆林宫里也有一个小小的教堂还没有断了烟火。艾雷诺都主教这时已经去莫斯科城东的一家修道院,就等着刘七的信了。
当刘七搞清楚列宁山就是沙皇后裔所说的麻雀山后,连夜带着人马就摸到了麻雀山上。不过由于麻雀山是莫斯科的战略要地,部署炮兵可以覆盖一大片范围的区域,部署防空炮团也可以有足够的视角和射界,所以在这里驻守着一个炮兵旅和一个防空团。不过所有的苏军都清楚,最近的德国军队离自己这里也有超过三百公里,于是警戒级别就没有安排到很高。
麻雀山的苏军指挥官只派出了十名明哨和两只小规模的巡逻队。这些苏军哪里是干惯了偷营买卖的刘七对手,当苏军的指挥官正在细心研究最新的前线态势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28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28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四章 兵发麻雀山)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烟斗烤玉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