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在战场突击时使用,效果可想而知。
叶之魁仿佛看到了成群的敌人倒下。
即便镇定如王士珍也是一脸严肃,倒吸一口气,在心里想到:幸好此等利器是在我方手中。
士兵射击结束之后,带着一张熏黑的脸回到原处,兴奋的看着叶之魁报道:“大元帅,目标射击已完毕,请指示!”
“做的好,稍息!”
叶之魁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吝啬赞扬。
转向徐建寅,叶之魁继续问道:”徐公,轻机枪一月能够生产多少支?”
徐建寅低着头算了算,谨慎的给出了一个数字,回道:“10来支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啊,第一批就先生产二十支,尽快装备给前线士兵,中日战场应该用到此物。”
说完后,叶之魁走向第二件陆军武器。
旁边的华蘅芳也是先介绍说道:“大元帅,此乃狙击枪,是应特战队要求,专门为他们研究的。”
狙击枪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已经使用过,就是现在的布尔战争,布尔人当中也有大量的神枪手,他们将步枪稍微改造一翻,也能够成为一件简单的狙击枪,并不是什么稀奇装备。
叶之魁点点头,笑着说道:“不错!”
然后示意开始实验。
王士珍一声令下,另外一名长得矮小的士兵连忙趴下做演示。
此枪配有3倍瞄准器,那名士兵面无表情的眯着眼睛对着800米外的一个靶子。
几秒钟之后,砰的一声枪响,士兵一脸自信的站了起来,等着前去观察的人员回报。
没有多久,观察人员拿回来靶子,叶之魁见靶子正中心被射穿,看来这名士兵就是一名神枪手了。
一般的步枪有效射程是400米,而这支狙击枪的射穿却是800米,两倍于步枪,在战场上对付敌将领或在壕沟中使用,威慑力不言而喻。
“威力如何,大元帅!”
叶之魁正在遐想之间,华蘅芳笑着出声打断道。
叶之魁摇摇头,指了指着那名神枪手,施施然说道:“这可要问他了,他们可是主人,士兵用得好才是真的好。”
那名士兵一脸冷酷的说道:“回报大元帅,我特战队得此利器是如虎添翼,即便大元帅如今让我们去暗杀倭皇,我也有信心办到。”
说完后,一脸渴望的眼巴巴的看着叶之魁,如方才的淡定神态相映成趣,显然他对自己被派到这里来试枪,是很有怨念的啊。
“小鬼,牛皮吹大了哦,不过既然你这么说,我也给你一个机会,试枪完毕后,回部队去。”叶之魁好笑的说道。
“谢谢大元帅!”那名士兵一脸严肃的回道。
叶之魁不知道,正是他的一时兴起,直接导致了随后的中日战场一位令敌丧胆的枪王诞生。
紧接着,叶之魁在华蘅芳等人的陪同下,又观看了手榴弹,迫击炮,高射炮等炮兵武器装备演习的情况。
迫击炮是中俄战争时,堑壕阵地战中,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中***队。
这时一名叫尼古拉耶维奇的俄国士兵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我军,而且打退了中***队的多次进攻。
战后,虽然中***队取得了胜利,但是对敌人的这种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那是记忆犹新,在战后总结中还专门提起,陆军部当即拍板要求高科技院代为研究。
高射炮就更不用说了,有矛就有盾,作为使用飞艇最频繁的国家,叶之魁怎么不会去想克制飞艇的武器呢!由此在飞艇一成军的时候,对付飞艇的火炮也开始了研究。
这不,群策众力,很快就研制出来了。
叶之魁看着这些新出现的武器,不由感叹道:难怪都说战争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中俄战争结束过后,中国人不但得到了宝贵的经验,还因为战场上各种情况,提出了各种武器的观点,无论是挑毛病也好,真心有想法也好,使得这些武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陆军装备看过了,叶之魁自是不会放过空军装备了,除了原有的飞艇研究之外,在美国的情报人员也源源不断的将国外的一些新式飞行器资料以各种渠道传回国内。
要说冯如这个小伙子着实不错,有当间谍的潜质,在莱特兄弟的公司不但站住了脚,好像还勾搭上了莱特家的女儿,刻苦而有钻研精神的他在飞机方面也有自己一翻独到的见解,莱特兄弟见他对飞机也有兴趣,便也毫无保留的将一些资料与他一起看,合三人之力,飞机的研究竟然快速了不少。
当然,如今的飞机毕竟还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冯如趁两兄弟不注意,将大把的资料传给了情报司,而情报司传回国内,由华蘅芳领衔的飞行器研究小队就靠着这些资料,开始研制起中国人自己的飞机来。
可惜的是,叶之魁这次视察,还没有飞机的实物出现,只有一个小小的模型摆在研究室内。
整整一天时间,叶之魁就在这里渡过了,除了渍渍称奇外,还真说不出其他话来,与高科技院的众位科学家一起用过饭后,叶之魁一再强调,一定要保证这里的伙食,在物质上,给这些人以最大支持。
最后,叶之魁拉着华蘅芳的手,不知该说什么好,这些人不求名不求利,默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25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25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式武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虫虫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