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bug这个词汇的起源,还有一段典故。那是在第一代计算机的时代,那个时候的计算机都是由许多庞大且昂贵的真空管组成,并利用大量的电力来使真空管发光。可能正是由于计算机运行产生的光和热,引得一只小虫子(bug)钻进了一支真空管内,导致整个计算机无法工作。研究人员费了半天时间,总算发现原因所在,把这只小虫子从真空管中取出后,计算机又恢复正常。后来,bug这个名词就沿用下来,表示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的错误、缺陷或问题。与bug相对应,人们将发现bug并加以纠正的过程叫做“debug”,意即“捉虫子”或“杀虫子”。有人将其翻译为“臭虫”,但程序员们还是喜欢直接用bug这个词。
―――――
ps:1945年9月9日,下午三点。哈珀中尉正领着她的小组构造一个称为“马克二型”的计算机。这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电子计算机,它使用了大量的继电器,一种电子机械装置。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哈珀的小组日以继夜地工作。机房是一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造的老建筑。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房间没有空调,所有窗户都敞开散热。
突然,马克二型死机了。技术人员试了很多办法,最后定位到第70号继电器出错。哈珀观察这个出错的继电器,发现一只飞蛾躺在中间,已经被继电器打死。她小心地用摄子将蛾子夹出来,用透明胶布帖到“事件记录本”中,并注明“第一个发现虫子的实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97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97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1章 删不掉的文件夹(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月之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