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道:“愿从殿下之言,臣近日必定重订讲义,不再独尊儒术,求与法、道共融,望殿下谨记今日存善去弊之言,日后不可过于重法重法,亦不能弃儒学!”
刘协宽慰他道:“幼安权且放心,孤王必谨记之,三家制衡,各取长者,使天下大治!”
在管宁接受儒、法、道三家制衡共治的思想后,刘协对推广这种思想也更加富有信心,同时安排糜竺在商道中要首尊儒家,称自己为儒商,令张机将医道融于道家,而兵道则归于法家分支,讲究以儒约商,以法治军,以道释医。
刘协也清楚,最困难得还是将商融入新儒学中,这不仅是商人单方面愿意就可以的,实际上儒学大士有谁不藐视商人的,只是刘协折中制衡诠释,认为儒家的重农的本质不是如何鼓励农的发展,而是要实现农的薄税至无的境界,要令天下百姓务农者少纳税,就必须依靠商人进行补贴和维持。
也许,数百年内都不能完全实现百姓务农无需纳税的重农目标,但将其定位新儒家的核心梦想,就一定会有无数的学士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下去,甚至不惜大力发展商业。
刘协打算在这一次百家讲坛正式提出自己的治国学说——三家制衡说和强国本策——以儒约商,以法治军,以道释医。
这绝对会影响一起更大的风暴,究竟会遇到多少阻力,刘协自己就不清楚了,但一定比上次的内政风暴更加强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96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96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章 三家制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京流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