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自己的全盛时期在边疆问题是多么胆怯,已经可以发现他们衰落的先兆,比起中国历史上大帝国的大气与恢弘,英国真像一个小气的守财奴。
虽然埃尔金拒绝了阿尔达的建议,但是仍然希望对俄国的推进有条明确的界限。他要英国直接同北京接触以解决中国和克什米尔的边界。当然英国一定先要自己内部统一出来一种边界来,第二年(1898伦敦经过争吵终于同意了一条折中的方案——马继业-窦讷乐线,并在年614通过英国驻北京公使窦纳乐(claude-donald)——(一个著名的老王八蛋
赵刚的想法是这条线一方面反映了英国热衷于越过喀喇昆仑山脉建立边界的战略考虑;另一面也承认一个实际可行的建议应当顾及中国的利益。这就好像抢劫了人家,拔了人家的衣服,还给人剩条内裤一样,英国和西方人的人道和廉耻重来就超不出内裤的概念。
英国人的趁火打劫救了马占鳌,赵刚在处理国事方面对外战争不惜血本,对内战争尽量使用谈判解决问题。这一次也不例外,经过半个月的谈判,马占鳌宣布投降,马家全体解除武装。
而相对的作为补偿,马占鳌在中国银行的账户上多了一百万元,马福祥、马福禄等人都有几十万到十几万不等的补偿金。而且,这些人在北京都有一个闲职,每年都有不菲的俸禄,招港是用一个金鸟笼将这些人圈了起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北中国竟然出资巨亿将南中国和平的赎买了,赵刚对西北的和平赎买政策竟然成为解决民族统一大业的利器,真是令人无法想到。不过这是后话,还是让我们将目光移回到西藏,看看这里发生的一切吧。
在北京的唐绍仪对这类事情早有心得,就是来个一拖到底,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老王八蛋发怒也好,恐吓也罢,都是一个研究研究。那窦纳乐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通过渠道知道唐绍仪实在难缠,也有过暴力殴打俄国大使的先例(把赵刚的事情算到了唐绍仪身上。)竟然毫无办法。
这边唐绍仪和和气气的打太极,那边赵刚的大棒子已经举了起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94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9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卷 神州风雨卷 第十五节 西藏风云起)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大肥羊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