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也曾将周瑜当成自家兄长一般敬慕。彼此亲密无间。但自孙策亡故、孙权继位之后,曾经的和睦逐渐地淡去。
周瑜在江东军民中地巨大威望,成为年轻地孙权巩固位置的障碍。孙翊、孙瑜一众兄弟的不断鼓惑,乡间坊里有关周瑜背反的流言,更加剧了彼此间地芥蒂,以至闹到如此光景。
但尽管如此,周瑜心中所想的仍是孙家基业……
“兄长,不可……”孙瑜急欲出声阻止。
孙权一抬手。止住了孙瑜下面的话,随即缓缓点头说道:“公瑾兄,一切就拜托你了!凡可用之军,皆可任你调遣使用……”
“多谢主公信任!”周瑜躬身长施一礼,恳切地说道,“纵粉身碎骨,瑜……也要保全主公基业!”江东的前途命运,再次落在了周瑜久病之后那瘦弱地肩上。
“……”孙权心中猛地一颤。仿佛被深深触动————若能度此危机,我必会厚待公瑾兄!
。
议事完毕之后,孙权就将虎符重新交与了周瑜。
重新理事之后,周瑜立即忙碌了起来,直至深夜。才拖着疲乏虚弱的身体回到府中。
“夫人,做什么呢?”跨入卧房中,周瑜见夫人小乔正在做着什么,好奇地询问道。
小乔仍在默默地忙碌。竟似没有听到周瑜的呼唤。
“夫人……”周瑜走近了几步,却只见小乔正在收拾一些周瑜的衣物,似在为其做远行的准备。周瑜心中一颤,明了心细的小乔已知道自己的想法。
“嗬~~!”小乔忽地察觉到身边多了一人,如受惊的小鹿般向后退了两步,待看清是周瑜后,才轻出了一口气,随即以手轻轻掩心。
略显羞赧地低语道:“相公,你回来了!”
“夫人,你怎知……”周瑜看了看那些衣物,和声说道。
小乔长身娉婷而立,玉首微抬,直视周瑜嫣然一笑说道:“相公地心思,怎么瞒得过妾身!”
“乔儿……”周瑜完全掩饰不住眼中的温柔之色,上前将小乔轻轻环住。和声说道。“最懂我的人,就是你啊……”
“妾身虽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相公要做的,一定是对的……”小乔温婉地说道,“妾身只希望,相公能保重自己地身体!”
“咳咳……乔儿放心!”周瑜咳嗽了几声,温柔地说道,“我答应你,一定会平安回来!”
小乔轻点臻首,将身体贴入周瑜怀中,但一丝忧色却从那对似水明眸中瞬闪而过。
夜空一弯勾月,结白清凉的月光自窗户射入房内,将一对璧人的身影映照得更加修长……
。
接下来几日,周瑜变得愈加繁忙————出战在即,周瑜既要负责筹备兵马辎重,又要分析军情战报,以便决策。甚至,周瑜有时还需走访一些宗族,寻求他们地帮助。
由于担忧周瑜地身体状况,鲁肃主动为其分担一些事务。
两三天下来,周瑜的鬓间便早生了无数华发,身体也似乎变得更加单薄。
六月初,周瑜统领四处拼凑起来地10000军,南下庐陵郡。临行之际,孙权君臣亲送至柴桑城南5里处。
与此同时,潘璋领军5000兵进鄂县,增援黄盖。
……………………………………
辗转了5、6日,顾雍终于赶到秣陵。
左长史、丹阳郡丞简雍盛情接待了顾雍,但令顾雍大失所望的是,此行所要见的对象————平南将军张飞竟不在秣陵。
失望之余,顾雍又碰到一件更为意外的事————顾族族长顾修居然也在秣陵。随即,顾修向简雍请求,要单独与顾雍密谈。简雍笑而应允,并为顾修伯侄安排一间密室。
“……孙家已是日暮西山,绝无回天之力,纵然不亡于刘皇叔,亦难脱刘荆州之手。
况且我顾家如今已托庇于刘皇叔麾下,皇叔、张将军待我顾族也是甚厚!”顾修和声对顾雍说道。顾修60岁上下,相貌清矍中带着几分家主的威严。
“……”顾雍才名闻动江东,是何其聪明之人,自然明了自己伯父话中的意思,但却始终默然不语。
“元叹,孙家将倾,无论为一己,还是为家族,你都应该慎重考虑去留了!”顾修对侄子相当看重,实在不愿看顾雍为覆亡在即地孙家殉葬,苦口劝荐道,“刘皇叔汉室正裔,且其仁德爱民,尊贤礼士之名并非虚传。
前番我应邀往见刘皇叔,于丹阳、庐江、寿春诸郡一路所见,令人难忘————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乐业。”
顿了顿,顾修继续说道:“如今刘皇叔雄据五郡,根基已稳,至不济亦可割据一方,甚至可能问鼎天下。以元叹你之才,若投刘皇叔麾下,必可大有作为。
日后光耀顾氏门楣,便要靠你们这一辈了!”
“伯父之言虽然在理,但背主他投之事,必为世人是耻笑,侄不愿为!”顾雍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说道。
“愚蠢!”顾修轻喝一声,沉声说道,“独善其身,只为个人之名,乃是士之小节;安济天下,抚慰社稷,方是士之大节。你宁为一己小节,而弃大节么?”
顾雍神色不住变化,似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到最后无奈地长叹一声。
顾修面现喜色,知道已说服了侄子……
…………………………………..
周瑜复出理事的消息,很快便被细作传到我这里。如今孙权治下许多宗族已与我军有秘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93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93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九十四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知宇之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