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彦生并不清楚王静辉的用意是什么,不过王静辉的话他们是绝对都会铭记在心的——“从现在到未来,不要说百年,就是四五百年只要经营好南洋甚至是整个海洋贸易来养活大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以后大宋真正的出路是在北方,不是你们所看到的北方,而是更北,那里有着难以想象的各种资源,我们要为子孙先把那里占下来!”
在王静辉看来,皇帝赵顼等人现在就面对沙盘指手画脚是非常没有营养的——没有详细的战报只是简略的几句话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过过来听听看看各位大佬心中的想法也是不错的。在他看来现在大宋是绝对不能依据刚刚达成的和约对河北的驻军减少的——既然过去了就不能撤回来,就算现在不攻打辽国,未来几年当中肯定会有机会。有这些兵力在手让辽国心中不踏实就无法全力对付磨古斯的入侵,就相当于小刀拉肉一半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消耗辽国的实力,到最后大宋只需要在上面轻轻一推就可以了。
以大宋的实力在河北边境屯兵数十万根本不是问题,而对于辽国则是难以承受的负担——辽国可没有这么多的钱来养活军队,也没有大宋这么能够有本事来找财路,大宋每花在河北边境上一个铜子,辽国的实力就要以十倍的速度来消耗,到最后契丹人肯定是坐不住的!
不过令王静辉非常惊奇的是磨古斯的“强大”,没有想到磨古斯居然忍了半年没有闹事在这个关口上突然打了契丹人一闷棍,就连他自己也深深为此而警示——难不成自己赶走了一头狼又进来一只虎?!在他看来任何一个草原民族的强大对大宋来说都不是另人高兴的事情,磨古斯是在大宋上面吃过亏,但这并不能够阻挡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野心,尤其是刚刚建立的草原政权,其破坏力可比现在的契丹人更加危险。
与主张继续在河北给辽国施加压力的郭逵不一样,王静辉表现得非常平和——兵不能撤,并且还要加紧补充北方的军事物资,除了要加紧修正现有的城防之外,还要囤积物资为以后进军燕云十六州做充足的准备;另外便是加紧训练京东东路的跨海作战部队,使其能够随时投入战斗。
对于这样的建议,王静辉的解释也同样很简单——无论是契丹人还是阻卜人,他们都不是汉人,他们的文明都是游牧民族,其本身对大宋来说都是一样的,阻卜人和契丹人一样给大宋带来的只有战争,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大宋不能够对磨古斯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消耗辽国实力的同时也同样注意不能够让阻卜人坐大,否则到最后免得出现另外一个辽国。
王静辉的话很好理解,因为大宋在西北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宋的火器虽然使吐番诸部放弃了河西走廊,但在背地中党项余孽和大宋作对的正是他们,这也是一个让西军不能够大规模参与对辽作战的重要地方,所以大宋必须提前做好安排,如何让契丹人和阻卜人先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大宋再出场来收拾残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92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92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九十六章 变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戒念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