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币的关键是“自信”──宋朝可以通过战争报复的手段来将这段屈辱的过去用血来抹去,既然敌人可以用手中的铁与血将这种屈辱加之在大宋的头上。为什么大宋不可以反过来用同样地手段来报复对手?!今天对西夏只是抹去了十七万贯的岁币,反而让西夏交给大宋十万贯的岁币,明天是否也可以通过武力手段将辽国的三十万贯岁币给抹去,甚至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
太祖太宗皇帝兄弟两人在对外军事上的失误使得大宋百年来避实就虚,甘愿做缩头乌龟,这种心态不仅仅深深的种在了大宋的统治高层心中,也同样深刻的影响着大宋的士人阶层。王静辉就是想要通过铁与血的“陴斯麦式”的行事作风,重新树立大宋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来源于“正朔”的文明,更是基于强势的武力之上。用文明来指挥武力,从而使用武力来为文明的巩固和传播开路!
王静辉的做法破天荒的得到了朝廷君臣的一致同意,尽管几个核心人物知道灭夏战争马上就要点燃烽火,大宋可能也就能够享受到一次西夏的“岁币”,但是他们依然非常赞成驸马的谈判结果,在这点上司马光也高高的举起了他的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宋夏和谈的消息和结果都在和谈之后全文发表在大宋的三大全国性报纸上,这也是西夏使者阿里提所要求的,但是王静辉比阿里提更想要在报纸上将和谈协约公诸于众──至于以后开战违反道义,他心中并不在乎,因为皇帝赵顼手中的那两篇讨伐檄文已经给大宋出兵西夏以充足的借口,他要让大宋的士人第一次认识到真正的战争条约,以此来鼓励大宋内部的主战派气焰。
“各位大人,西夏所赔偿的战争费用和岁币已经仔细核对过,与单据上所写的无一相差!”在韩国公富弼面前躬身汇报的年轻人正是代理王静辉所主持西北产业的永仁,王静辉本人作为大宋的商人团体代表来负责统筹西北战款的分配,永仁则是实际上的负责人进行具体操作。
韩国公富弼点点头,周遭的将领们也都用眼神相互交换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都明白,西夏交付战争赔偿和岁币后,就该轮到他们正式登场了!王顺的泼喜军就在据此不远的铁门关驻扎待命,一旦富弼挥军西进,他的泼喜军将会作为前锋第一个冲出去征伐西夏,当然还有各路精兵强将,而王韶早就在另外一条战线──南方战线做好了准备,忠正军、雄信军归他所节制,部队驻扎在博乐城、静塞军司、鸣沙城,将会分成三路进入八百里瀚海向兴庆府与河西走廊方向进军。
一时间五十万宋军集结西北,西夏如江河落日准备散发最后的余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92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92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与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戒念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