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宋风- 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利(3/3)

文/戒念
宋风 | 本章字数:974  | 宋风txt下载 | 宋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世子的崛起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我当佣兵那些年旌旗遍天下梦御三国:小乔天下韩娱之有话要说真神武三国妾无良上门兵王窃民
塑像也立在三贤祠之中,但被他阻止了,过在他离开楚州之后,盐城的百姓还是上请薛向之,由薛向之上书朝廷希望加上小王驸马这“一贤”,所以这以前地三贤祠现在已经变成了四贤祠。

面对钱塘江。王静辉可是大大的皱眉,他懂水利,但在后世他听过一句极为著的话——“黄河斗金,钱塘斗银”!王静辉知道古代劳动人民在钱塘江上花了多少钱,但通过余杭县志,他得知在唐朝的时候在浙江一带总共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有十处,其中八处便在这附近,据他所知唐朝在全国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总数应该超过三百处,这个比例让他有些背心发凉。

尽管前人也留下了钱塘海防,但这里的海防形势可比王静辉在楚州的时候恶劣多了,至少范公堤周遭的海情没有钱塘潮这么凶猛。通过县志王静辉了解到这里地海情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没有形成什么大的祸患,但这江浙可是南方的米袋子,搞好哪天来上这么一次,那整个南方的粮食供应就要发生很大的起伏。宋朝的内患农民起义给王静辉的感觉是南方要多于北方,老百姓若是吃饱肚子,造反是肯定的,这钱塘江海防事关重大,过周围的人被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大海潮给麻痹了。

凡是事关老百姓肚皮的问题,王静辉是最关心过的了——中国自古到今除了异族入侵会造成改朝换代之外,剩下的便是肚子问题了。王静辉可会对钱塘江抱有侥幸的心理——乾隆多次下江南,几乎次次都来海宁,这除了和传说中乾隆皇帝的身世有关之外,就是为了这一带的海防,这里可是清朝时期全国的米袋子,若是这里完蛋了,那乾隆的皇位就可大乐观了。

在王静辉的授意下,李慎虽然对杭州富户为了抵消农田水利法的徭役而征收了重金,但若是和这钱塘江相比,那可就显得非常足了,加之“钱塘斗银”的说法,最终使他决定自己亲自出马来搞定这件事——用自己的财富来修整钱塘江海防。

“金钱是万能的,但没了金钱是万万能的!”王静辉一直信仰这个准则,在他看来自己就是家产再多也够填这“钱塘斗银”,过他可以借助大宋的人才,他完全有能力来调动大宋最顶尖的水利专家来想出一个对付钱塘海潮的办法。

除了保持对钱塘江海防的日常修护之外,王静辉并没有急着下手,他派人将杭州的地方志有关水利的地方全部摘抄出来,并且还让李慎派出人手,去广泛的访问当地居民,详细了解这钱塘江海潮的情况,并且还做了详细的记录。对于这些原始资料,王静辉非常看重,他想要把这些东西带回汴都开封,在那里他要集合全大宋最顶尖的人才来攻克这一难关。


状态提示: 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利(3/3) 返回《宋风》目录下一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归(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