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马千里也考虑到了小赵市长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导。当下年轻领导满脑袋都是新事物,心态开放而灵活,不会拘泥于以前那些条条框框。如果是一位老领导过来,这第一次的接待宴会马千里肯定要安排在县委小招。因为在老派领导心目中,县委小招就意味着正式,意味着规格和档次。如果放在其他地方,这些老派领导难免会想七想八的。但是小赵市长多半不会去考虑这些,他的注意力一定会放在天外天鱼味馆的独具一格的特色上来。这样马千里不就成功的吸引了小赵市长的注意,觉得他年龄虽然不小,但是头脑却并不死板:芰榛睢U饷赐深处一想,头脑灵活的上级和头脑不死板的下级不就慢慢对脾气了?
第三个原因,还是因为中午只是一顿便饭,是考察过程中的工作餐。按照小赵市长的行程安排,吃过饭要继续考察海东新线最初设计的路线。这样万一马千里琢磨偏了,小赵市长对这样的安排并不合心意,马千里还有一条退路:工作餐嘛。下午考察结束后,晚上在小招举行正式的欢迎宴会,把中午这有些草率的工作餐就弥补过去了……
到了天外天鱼味馆,一行人下了车,马千里在一旁殷勤地为赵长风介绍:“赵市长,到我们东江来,不可不品尝我们东江的河鲜。品尝我们东江的河鲜,就不能不来这家天外天鱼味馆。”
赵长风抬头望去,只见鱼味馆外观采用仿古建筑方格,正中挂着一个巨大的横匾,黑底金字,古色古香,上面书着“天外天鱼味馆”。这几个字采用的是宋徽宗的瘦金体书写,每个字有一米见方,铁划银钩,一派富丽堂皇的皇家风范。在这几大字下面,是几个小字,龙飞凤舞,笔意很是畅快淋漓,是字主人的署名。赵长风仔细看去,认得这是粤东省书画院院长赵孟海的署名。在署名的后面,是四四方方的印鉴,用小篆体刻着赵孟海印四个字。赵长风倒是不认得经过艺术变形的小篆,但是前面认出了赵孟海的署名,这后面印鉴里的小篆半猜半读地识别出来。
见赵长风看着那巨大的横匾,马千里就在一旁笑着说道:“赵市长,这是咱们省书画院院长赵孟海先生的字。听鱼味馆的老板讲,这六个字的招牌花了八万八,算下来一个字超过一万多呢。”他这样看似在替鱼味馆老板炫耀招牌,其实是怕小赵市长认不出赵孟海的狂草签名,在一旁提示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86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86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八章 河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夏言冰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