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刚刚苏醒后,他就发觉自己拥有类似“心灵手巧”天赋,让前世就很喜欢撸手工的毛山君很是兴奋。/p
今日融合鲛人珠中的龙气后,中指指尖变化还是外在改变之一。/p
而所谓的“造化”真正指的,应该是接近血脉高贵的妖族才能拥有的“天赋神通”。/p
根据元灵传递来的信息,自家“心灵手巧”天赋应该更接近“器物制作”。/p
等日后吸收更多龙气后,这项天赋神通有可能进阶到“法器炼制”,甚至“法宝锻造”……/p
刚才镇治所中轰鸣的土炮,正是毛山君利用这项天赋,而拆解修补而来的。/p
顺朝立朝之初,各类火炮在军中就有应用,其中红衣大将军炮威名远扬,甚至有大将军炮集火轰杀前朝皇族化劲高手的先例。/p
除此之外,各类鸟枪、抬枪的使用也很广泛。/p
军中也有专门的火枪队,只不过后来闭关锁国,收禁天下火器,才导致军中火器越来越不受重视。/p
到了现在,甚至很多官兵都没见过火枪,以为神怪器物。/p
之前跟着师傅在东广省游历,曾到过因为顺朝一口通商政策而发展起来的穗州城。/p
穗城十三行贯通东西,师徒两人还曾亲眼见过,据说是来自英吉利的西洋人拿着手臂长短的枪械当街杀人,让师傅毛山福好一阵感叹。/p
西洋枪械做工精巧,威力巨大,哪怕是暗劲高手在十步开外,也要饮恨。/p
那时候毛山君还曾腹诽,师傅您这是没见过后世马克芯、加特林,更别说原子弹氢弹。/p
两发导弹下去,只怕金丹修士也要避其锋芒,不敢招架。/p
……/p
下午毛山君布置治所陷阱时,在仓库中发现了五六尊发射实心弹的土炮。/p
据杜振仁说,这些土炮建于顺朝初年,早已锈迹斑斑。/p
毛山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其全部拆了,重新组装,终于得了两门勉强能用的老掉牙土炮。/p
人头大小的铁质弹丸上,被毛山君用匕首刻上镇邪符。/p
真元融入朱砂,再将镇邪符纹路描红,最终制成了“镇邪炮弹”。/p
天知道,杜振仁和镇上三老看见“茅山”道士毛山君撅着屁股、两眼放光。/p
好似得了什么宝贝一般,捣鼓这些据说西洋人才会制作的火炮时,心中是何等震惊。/p
可惜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否则一定会齐声吐槽——/p
这画风不对啊!/p
“镇邪大炮”本来只是无心插柳之作,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p
拦腰而断的活尸毁灭的太过蹊跷,以至于略微有些神志的活尸竟然朝治所外跑去。/p
活尸竟然也知道怕了!/p
毛山君催动龙灵指吸收重伤濒死活尸,灵气充沛到能同时增长丹田真元,催动《横炼金身》,温养随身法器。/p
几乎让他都想站在镇邪大炮之后,畅快大笑。/p
催动金钱剑斩杀几头跑地较慢活尸后,毛山君跳进镇治所中。/p
只见曾寿站在一片公鸡血后,满脸兴奋,心中恐惧一扫而空。/p
若不是炮弹数量有限,已经全部打空,并且不经用的炮筒也炸膛一个,他估计还想再放上几炮。/p
极度恐惧到极度畅快之间的转变,让跟在他身后的胆大镇民脸色潮红。/p
“畅快!真他娘的畅快!”/p
“简直比晚上抱着婆娘睡觉还得劲!”/p
“这些恶心的妖怪原来这么不经打!”/p
“要我说,还是毛师傅厉害,大家说对不对!”/p
见毛山君走过来,曾寿很有眼力见,带头拼命叫好。/p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p
僵尸再吊,一炮撂倒。/p
或许随着火器发展,修行者在这末法时代的生存将愈发困难。/p
不过在今夜,“物理除魔”果建奇功!/p
“不是我厉害,而是全靠大家齐心合力!”/p
“刚才大家也看到了,那些尸怪也不是刀枪不入,永生不死!它们也知道害怕!”/p
“所以大家要相信,咱们再坚持两个时辰,等到天亮就可以松口气了!”/p
毛山君给众人打气完,便让曾寿带着镇民退回任家大宅。/p
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怕剩下的两个时辰会越来越难熬。/p
城门、西城、治所依次被灰雾占据,活人只能龟缩在东城一小块区域中。/p
任家大宅变成了前线。/p
灰雾中活尸惨叫声不断,似乎内部发生了什么争斗,不再向外攻击。/p
幸存下来的士绅终于喘了口气。/p
任文器安排人烧火做饭,镇上郎中为受伤者包扎,所有人抓紧时间补充体力。/p
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很多人就地瘫倒在院子里,连站起来的心气都没有了。/p
让王秀才带着识文断字之人临摹最简单的驱阴符,并张贴在任家祠堂内部。/p
驱阴符制作简单,往往是道士入门后学的第一张符箓,甚至凡人用自身精血绘制,都有一定效果。/p
临摹出的驱阴符徒有其形,但在毛山君真元灌注下,靠数量取胜,勉强能形成在灰雾的阳性区域。/p
如同一座小小堡垒。/p
“毛道长,还得麻烦您帮忙医治下家妻,若是再晚些,只怕……”/p
或许是多年夫妻情谊让任文器不忍,在毛山君指挥众人加固祠堂的空隙,任文器找到毛山君哀求道。/p
毛山君点点头,跟他进入内宅。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84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84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3章 物理除魔大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君时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