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第一百八十章 峻工下(2/2)

文/可大可小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 本章字数:1620  |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txt下载 |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家族俱乐部重生之最强仙尊我的天尊妈妈(全)催眠狂想曲-明星篇刑警荣耀乡野小神医人脑黑客美味佳肴(秀色文)说说我和妈妈的第一次神女赋(林清雪版)共享时代(催眠)知命难料桃花春
子就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私人财产了。

在老师宿舍里,统一的都是三室二厅的设计,里面电线已装装好了,自来水管也安装到了厨房和卫生间。地面统一铺上了瓷板,就边墙壁也刷了瓷漆,连门也都统一用的是新式的防盗门,可以说老师们只要把现在家里地东西搬过来马上就可以入住了,不需要再专门搞装修什么的,一切都做好了。

原来学校的在编老师都在心中暗暗庆幸,还好没有调离这里,现在住着这么好的房子。学校的一切设施也都很好,听龙校为了补贴教师的工资,除了教育局发的那份工资外,学校里还会另外发一份工资,以使他们在教学时无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扑在教学上。

每当想起这些,老师们在晚上做梦都会笑,那些民办老师都在暗暗加油。一定要提高自己地教学质量,否则一旦新来了教师而把自己挤走,那不但使自己的面子上过不去,而且也是跟钱过不去啊。

龙应台校进入收尾阶段后。慢慢地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也都上来了,老师们教的更耐心,学生们学的也很努力,好像不这样就对不起将要搬进去的新学校。这一切龙校长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另外的一件事当然是新修的马路了,路面加宽了,也更平坦更直了,现在就算骑自行车出去,到隔壁乡镇都不用半个小时,要知道以前可是一个上午地事!有的人家看到马路修好了,马上跑到县里买了台拖拉机回来搞运输。生意很是红火!

最让李乡长感到高兴的是,路一修通马上就有外面的商贩拉着货物跑到长坪乡来卖,要知道以前可是难得一见的,现在可以说天天有人从外面带货进来,长坪乡政府地所在地也渐渐由以前的冷冷清清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有住在边上的几户人家,把自己家的堂屋一必装,变成了门面也开始卖着日用百货了。而有眼光地人买了些四轮车每天早上到长坪乡做着客运的生意。因为路况好。每天可以跑县城好几趟,收入也是相当可观。

这样长坪乡可以说由这条路的修通而开始慢慢地拉动了经济。李乡长也根据乡里的优势,由乡亲们集资办了个碎石厂,专门为建筑工地碎石,另外也跟县林业和农业局联系,在长坪乡建立一个草药基地,以前就是有产品也因为路不好运不出去,现在好像路一修通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龙兴希望小学的落成典礼按朱司其的要求办得很简单,他认为把钱省下来不知道可以多给学生们吃多少肉,虽然县教育局有点不同意,本来他们还把市里的电视台都请过来了,但李乡长却很支持朱司其的做法,他也知道朱司其并不是没有钱,但钱要用在刀口上!最后教育局也没办法,只是让电视台地人转着学校各处拍,还好一切都很完美,这里有市里的每一个多媒体教室,还有可能是全国独一份的学生免费餐厅,这些足够电视台报导的了。

虽然还有一个月就放假了,但朱司其还是要求现在的中心小学马上搬进新学校,经过几天的忙碌后,老师和学生们都在新学校安家了,原来的祠堂李乡长的想法马上推倒,在那里建一个长坪长地集贸市场,以迎接长坪地经济发展的到来。

朱司其在龙兴希望小学正式运转一个星期后就计划离开,他按照学生们一天地伙食费估计,给学校留了五万块钱,另外老师们的工资他也跟他们以前的工资一样照发,相当于老师们可以领双工资了,到年底也只要一万多块钱。最后朱司其总共给龙校长留了六万五千万钱,让学校至少可以支持到年底。至于明年到时让龙校长到时再联系他。

把事情做完后,朱司其跟郑作时悄悄准备离开长坪,两人把东西清理好,朱司其还好没什么东西,郑作时更是不需要收拾,他的东西早已搬到给钟怡静分的房子里了,他以后可能还会常来,只是因为要分别一段时间,他跟钟怡静有点难舍难分。

当汽车终于开出学校后,朱司其正准备加大油门快速离开,但在新修好的水泥马路让他看到了感人的一幕,长坪乡的乡亲们在李乡长的带领下,排着长队站在马路的两边,默默地注视着朱司其跟郑作时,到了路口,朱司其放慢速度,大家都没有说话,但朱司其知道他们的意思,没有鲜花没有炮仗,但这是欢迎他的最高礼节!

当乡亲们看着朱司其的车子慢慢地往前开着,直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内,但他们还是久久不愿离开,他们想记下这辆车,记下这个人,记下他给长坪做的事……


状态提示: 第一百八十章 峻工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八十章 峻工下(2/2) 返回《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目录下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赴京(快捷键→)

推荐阅读人间罪恶假太监:女帝看破后,我天天被重用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蛇骨阴香星能玩家请勿遵守规则规则怪谈:嘘!他不是人上嫁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激荡年代,我为祖国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