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说的不客气一点。在当时的明国朝廷,从上到下,都没有人知道,台湾岛到底有多大,有些什么资源。他们也从来没有派人,到台湾岛上去探索过。要不然,在明国自己绘制的地图上,也不会将其排除在外了。
一直到后来颜思齐、郑芝龙、杨天生等人,在台湾岛上发展,聚集了大量的海盗,熊文灿等人,才对台湾岛,有粗略的了解。不过,到那个时候,荷兰人在台湾岛上的实力,已经相当的强大。以当时明朝的国力,没有办法抢回去了。因此,只好承认现状。
虎贲军占领台湾岛以后,立刻召集以前郑家舰队的旧部,对台湾岛展开大规模的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这时候的台湾岛,严格来说,还是处于半原始状态的。无论是之前的郑家舰队,还是之后的荷兰人,都还没有将台湾岛开发到5的水平。
根据荷兰人的不确切的统计,台湾岛的主要人口,大约有二三十万左右。其中,当地的土著,高山族之类的,就占了十几万人,超过总人口的一半。移民过来的汉人,只有寥寥四五万。其他的,就是一些偶尔到来的渔民了。
想要发展台湾岛,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换言之,就是要大规模的移民。后世的台湾岛,有几千万的人口。现在的台湾岛,只有二十万的人口,的确是相差太远了。除了鸡笼港和几个据点,张准还骑马到很多平原地带去看过,都是没有一个人口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明末清军南下,大量的福建人移民台湾岛,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岛,又带来大量的人口,才算是将台湾岛的人口数量,撑破一百万人。后来,又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台湾岛的人口,才突破两百万。
张准可以保证,自己从来都没有看过如此纯净的天空,如此纯净的海水,如此洁白的沙滩,如此空荡荡的平原。除了高山族的土著之外,所有的人口,都只分布在沿海的区域,只要稍微深入一点,就是鲜花盛开的草原,茂密的树林。要是在大陆,这样美丽富饶的地区,早就是人头涌动了。可是在这里,居然一个人都没有看到。
对于张准来说,眼前的台湾岛,就是一片白纸,纯净到不能再纯净的白纸。郑家舰队和荷兰人,还没有来得及在这张白纸上下笔。问题是,这样的白纸,要怎么描绘呢?怎么才能将这幅画描绘出最高的水平呢?
经过慎重的思考,张准决定,要在台湾岛,大力发展有特色的产业。台湾岛需要的,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是高精尖的科技。嗯,说到科技,可能有点超时代了。但是,行业的最尖端,应该是在台湾岛这里。
在内地搞高精尖,也不是不行。问题是,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大。内地不可能切割出一块和四周相对独立的区域来。即使有这样的区域,估计自然条件也不会很好。只有台湾岛,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自然条件上,都完全满足张准的需要。
现在的台湾岛,最有特色的产业,就是砂糖和鹿皮。荷兰人在岛上,选择几个平原地区,开办了十几个的大型种植园,全部种植甘蔗。然后,通过加工厂,将甘蔗加工成蔗糖,大量的销售到周边地区。部分砂糖,甚至销售到了欧洲。
【求***!】(www.00kshu.com 零点看书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71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71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50章 台湾岛,是真正的宝岛 (1))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拉丁海十三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