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贾的英语不好,特别是英语口语。/p
但是每当小贾在英语课上做展示时,女孩都会认真去听,甚至还能跟身边坐着的小琪当小贾的翻译。/p
每次小贾在课上提问,或者被老师叫到,“小贾,你谈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时。/p
本来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开始犯困的女孩,总会突然打起精神,带着星星眼看着小贾。/p
不住得赞叹小贾的知识面和小贾的学术思维。/p
但是女孩对小贾,完全只是人格的喜欢和学识的欣赏而已。/p
刚开始时,女孩对小贾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喜欢”的行为,在小琪和阳阳眼中,还以为是男女生那样的喜欢。/p
甚至还会有意得撮合这两个人。/p
但是看女孩总是这样表达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且对小贾没有其他“非分之想”时。/p
朋友们也就只好作罢,在女孩的感染下,也跟着欣赏起小贾这个人来。/p
甚至整个班上,都知道女孩很“喜欢”小贾,女孩很欣赏小贾,女孩总是会支持小贾。/p
小贾也会在张老师的课下提问。/p
当女孩不知道要如何以学术的角度,来和张老师有互动时。/p
总是能看到小贾站在张老师旁边,和张老师探讨问题。/p
表情轻松,眼神自信,两人都微微笑,偶尔带些手势。/p
这些都令女孩羡慕得不得了。/p
也是因为小贾的原因,女孩觉得,自己之所以对张老师问不出来问题,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少。/p
“我感觉我知道的太少了。”女孩有时候也会笑着对小琪轻轻得抱怨。/p
“赞还是得多读书啊。”看看小贾,小琪也点了点头,轻轻拍着女孩的肩膀感叹道。/p
女孩对自己学术能力,或者说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认知,从一开始“我的知识面太窄,我看书太少”。/p
逐渐变成了对自己学术能力的不自信,“我怎么什么都看不懂,我怎么什么都不会。”/p
但女孩并没有放弃自己对学术、对南亚研究的追求。/p
连对张老师的喜爱之情,对小贾的欣赏也毫未减少。/p
像张老师那样研究着自己喜欢的南亚、像晨辰一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像李欣那样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p
这是女孩的理想状态,也是女孩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做到的状态,更是女孩一直在努力保持的状态。/p
“她要求好多啊。”/p
“我感觉她是事儿最多的人。”/p
“我的天,我们居然还有她的课。”/p
当同学们表达着对张老师的不满时,女孩总是不以为然,心里还在默默期盼能有张老师的课,能跟张老师有更多的接触机会。/p
“啊?我觉得她挺好的呀。”女孩憨憨得笑着,弱弱得说到。/p
“真的假的?”朋友刚开始还会惊讶得感慨,后来懂了女孩喜欢的张老师的理由,也就习惯了。/p
一个老师,不管是是什么时候的老师,真正应该做的,不就是传道受业解惑吗?/p
女孩很欣赏一些老师的师德,不管是对于自己的教学,对于自己的学生,还是对于自己的品行,都很注重。/p
可是总有一些“架子很大”的老师,上课的重点不是课程,嘴里说的不是学术。/p
而是满口的官僚气息,把自己的课堂变得不像课堂,而像是一种宣传自己处世观念的洗脑大会。/p
实在是令人作呕。/p
这位老师就是女孩另一门政治专业课的老师。/p
一位大腹便便,总要把自己的裤腰带拉到自己胸部。/p
总是挺着肚子,举着水杯,慢慢悠悠走到教室。/p
站在讲台上,先试用傲慢的眼神审视一下台下,然后随便指着坐在前排的同学说,“你去给我找个凳子。”/p
然后继续盯着台下,无言。/p
直到同学把凳子搬来,才会把自己的不锈钢保温杯缓缓放下,慢悠悠得坐好,挪一挪凳子,舒服了,才开始缓缓开口。/p
“我前几天开会,刚好去看了xxx。”吹嘘自己和哪位学术界的大拿认识,是他每节课必备的内容。/p
在课上本来正讲到某部分的内容时,就又会开始吹嘘自己的人脉有多广。/p
“说起来这个理论呐,这部分国内xxx做得特别好,人家叫他都是x教授,我就一直叫他小xx。”言语间,流露着令人恶心的得意。/p
除了这满身的官僚气息外,最令女孩难以接受的,就是他对学生的随意使唤。/p
虽说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但是他给女孩的感觉,根本不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学生,而是当成了自己可以随意使唤的下属。/p
“来,你去替我接杯水。”已经成了课间,他对学生说的常话。/p
女孩因为近视太严重,老是看不清黑板,经常会坐在第一排,离这位官僚气息浓厚的老师很近。/p
“你把我的凳子擦擦。”课间,女孩正和小琪一起想要吃什么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位老师轻飘飘传来的一句话。/p
“我吗?”女孩还不确定,甚至不敢相信得看了他一眼。/p
“嗯,就是你。”这位老师甚至连正眼都不看女孩一眼,只是抬抬手,给女孩指了指凳子。/p
那是另一位同学刚从别的教室专门给他搬过来的。/p
可能是因为一直没有人坐,凳子上积了很多粉笔灰,很脏。/p
女孩一声不吭,回头不可思议得张着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70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70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五十四章 就想告诉你,我很讨厌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耿联朕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