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珠还小,没有上学,不过在赵秀兰看来,人不读书不行,还是得读点书。/p
正好有小学到中学的教材,买回去以后可以留着学习。/p
不久后的特殊的十年时期虽然不能进行高考,但以后还是会恢复高考。/p
赵秀珠现在多学习学习留着这些教材,到时候就能够去考大学。/p
不然的话等恢复高考了再想去寻找教材怕没那么容易买到。/p
这会儿正好垃圾站有,赵秀兰顺便一道买回去。/p
淘书的时候意外看到了比较好的字帖,可以拿回去给赵秀珠练练字,读书重要,能够写一手好字也重要的很。/p
既然有这个条件,垃圾站的东西又不用花多少钱,好货自然得淘回去。/p
另外又淘到了一块比较不错的歙砚。/p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坚密柔腻、温润如玉、发墨如油、笔毫无损、几无吸水、涤荡即净、寒冬储水不冻、盛夏储水不腐。/p
这东西也算宝贝,赵秀兰赶紧收到了空间里,回头可以用这砚台让赵秀珠研墨练字。/p
一番下来,赵秀兰淘到了不少东西,不过拿去结算时只拿出了小人书和一些课本书籍,其他的好东西都是直接收入到空间里去的。/p
这些东西比较惹眼,赵秀兰害怕惹得垃圾站的工作人员怀疑,索性省去这些麻烦,直接收入空间。/p
结算完了后,赵秀兰提着小人书和书籍出了垃圾站,然后趁着没人的地儿又全收入进了空间里。/p
忙完了所有的事情,赵秀兰才朝着供销社走去,去看看自行车。/p
县城到底不如市里和省城,物资还是比较奇缺的。/p
自行车虽然有,但数量不多,而且价格上相对于市里头的反而还高一点。/p
除了四大名牌上海的”永久“、”凤凰“和天津的”飞鸽“、”红旗“以外,还有能载重的青岛”大金鹿“,原来叫“国防”,价格都在一百五十块左右。/p
自行车款式不像二十一世纪的那么多,只有那种二八杠式的。/p
女孩子骑有些高,不太合适,尤其是赵秀兰这样还在发育没长高的“豆芽菜”,骑起来比较的吃力。/p
不过比没有自行车骑,走路来回生产队和县城还是要强多了。/p
赵秀兰空间里虽然也有一些女士的自行车,不过不太符合这个年代,也没办法拿出来,只能从供销社里买符合这个年代的自行车。/p
赵秀兰看了几下,最后选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供销社定的价是一百六十块。/p
交了钱和上次郭爱党给的一张自行车票,大出血了一次。/p
不过能够买到自行车,赵秀兰还是很高兴。/p
骑自行车,跑在路上十分的拉风!/p
平日里得走上两个小时的路程,这一次因为有了自行车,赵秀兰差不多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回了生产队。/p
中午赵秀兰又偷偷的交给了赵秀珠。/p
看到这些小人书,赵秀珠感觉很是新奇,如获至宝。/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68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68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83章 淘到好东西2)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阿茹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