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北伐朱琳泽也有练兵之意,他不想等清军南下之际,让一群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和久经沙场的清军作战,那样毫无胜算。
当然除了士兵之外,最稀缺的还是要数军官,朱琳泽都已经将讲武堂第二期的学员全部下放军中,擢升勤王之战中有军功的士卒,这才勉强填补了军官的空缺,保证自棚长以上的军官都是经过沙场淬炼的老卒。
架子是勉强撑起来了,不过军官的质量和识字率却是不如前了。
陆军讲武堂第三批的学员朱琳泽肯定是要扩招的,不然军官的数量跟不上扩军的速度,部队的规模无法继续扩大。
他的闽王军,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以他现在的财力囤积的粮草,像高杰、左良玉等人一样拉上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部队完全没问题。
只是那样的部队根本不能被称之为部队,而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完全没有组织度可言。在战场上发挥不出多大作用,徒增后勤压力罢了。
因此每次扩军,基层士官的数量都是朱琳泽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士官数量跟不上,朱琳泽宁可不扩军,保持现有的军队规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08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0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84章 张煌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鱼窝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