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不是没用过更先进的探测技术,例如多晶硅探测器,结果运行速度倒是上去了,但探针消耗过度,每隔几分钟就要换新的原子探针。
如此一来花钱不说,还浪费了大量时间,把科学家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天到晚蹲在机台旁边换探针。
总之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压电陶瓷不是最强的选择,却是最实用的。
季鸣居然要替换掉科学界公认最实用的压电陶瓷探测器?他有这个能力吗?
“彻底替换?”
“会不会太莽撞了?”
“要不然,你试着说说看。”众人纷纷说道。
尽管难以置信相信,但他们还是决定让季鸣试一试。
而季鸣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他的方案首先是利用利维坦文明先进的材料科技,用敏感度更高,更稳定的合成材料,替代压电陶瓷片。
随着敏感度的提高,原子探针难免会出现不稳定,以及过度矫正的现象。
这时候,就轮到季鸣设计的核心稳定器登场了。
这套核心稳定器主要是利用科里利奥力,对原子探针控制器内部,施加一个X方向激励信号。
如此一来,当探针发生震荡,产生Z轴方向不规则旋转的时候,稳定器也会沿着Z方向运动,通过计算电容数值的变化,得出对应的角速度。
对于原子探针来说,角速度的范围,零偏稳定性,零偏重复性,G值灵敏度,都是最最关键的指标。
既然稳定器能在最快速度内,得到最准确的角速度数据,自然也能够控制原子探针不偏离预设的轨道。
季鸣说话的速度很快,全情投入的他,并没有发现对面五名大学者表情异样。
没过多久,他手指飞快敲击键盘,又给对面发去一条晦涩难懂的信息。
季鸣语速很快说道:“使用稳定器测量倾角加速度的原理非常简单,X轴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值,就是X传感器的加速度值,Xout=1g*Sin(?),?=arcsin(Xout)。”
“但在实际应用中,地球每个地区的加速度都存在一定偏差,也就是说,我们在南方测出的加速度,到了北方就会有所改变。”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辅助Z轴的信息,Zout=1g*cos(?),?=arctan(XoutZout),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消除加速度差异造成的误差。”
“刚才我说的是地球磁场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还要考虑温度漂移造成的误差…”
季鸣侃侃而谈,而此时此刻在几百公里外的广州,刘有方等人的心情却早已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季鸣满打满算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能搞出这些!?
他为了确保原子探针精度,甚至把地球磁场的影响都考虑进去了!并且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稳定器!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
“一个怪物!”
“疯子!”
“天才,疯狂的天才!”
众人在心中惊呼,他们看向季鸣的眼神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似乎想扒开季鸣的脑袋,看看这厮究竟是不是人类。
“大概就这些吧。”季鸣说道:“时间有限,我目前只想到这么多。”
只想到了这么多…
教授们无语,听季鸣的意思,似乎他对自己还不是很满意…
哈欠~
季鸣伸懒腰,打了一个哈欠说道:“工作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倒不觉得怎样,现在一停下来,反倒是觉得疲倦了。”
“我这边没有实验环境,所以只好把资料和设计图发给各位前辈去验证喽。”
唐海顿道:“你不过来吗?深圳和广州距离并不远,给七号联络员打招呼,她会派人送你的。”
季鸣摇了摇头道:“不是我不想去,而是不能去,明天约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谈技术授权的事情,争取尽快让高分子聚合物电池投入生产。”
“早点生产才能赚钱,我还欠老爸老妈三十多万呢。”
原来如此。
对面几人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或许是季鸣表现实在出色的原因,他们差点忘记了,原子力显微镜只是季鸣顺手给他们帮忙,季鸣真正的主业,其实在新能源领域。
五人中最德高望重的左昌元站出来说道:“早日让新型动力电池投入生产,的确是更重要的事情,毕竟新能源加上汽车,是地球上最庞大的产业啊,如果成了,起码增加上千万高薪岗位。”
“这里你就不用过来了,技术验证我们来做。”
“对了,原子力显微镜项目如果成功,你也会有一笔相当丰厚的奖金,高端实验设备的利润率,可是非常惊人呢。”
听了这番话,季鸣微微蹙眉道:“奖金当然好,可我也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讲。”
“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大可以畅所欲言。”左昌元道。
季鸣道:“原子力显微镜是重要的科研器材,普通人用不着,也不会购买,只有高校和各大实验室才需要。”
“国产化之后,如果价格定的低一些,必然会对今后的科研工作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日立集团的原子力显微镜,居然要六百五十万元一台,实在是太坑了。”
“很多高校明明有需要,但碍于价格,最终选择了放弃,还有些高校和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488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48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章 聚合物感应器+核心稳定器(两章合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秒速九光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