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西月六个月了,章晓纯接到社区微信通知:
“恭喜你家西月小宝贝六个月了,请你届时带宝宝来社区检查身体。还有其他惊喜哟!”
“是什么惊喜呢?你不能透露一点点…”
对方回答,“一个大礼包。”
“啊!十分感谢!”
章晓纯来到西洲不过才八九年时间,不曾有过福利,没想到月月娃赶上了好时光。还有大礼包!
章晓纯感到很欣慰。这也是第一次享受到政府补贴。
苏越知道后对她说,“你可不是第一次享受哟。你小时候一生下来就享受过。”
“是什么呢?我咋记不得了。”章晓纯自己记不得。
”你肯定记不得,钱都是我领的。”苏越想起过去领到的福利。
“虽然钱不多,但都体现了国家的关爱。你看,你的孩子又赶上了。这说明我们国家强大了,福利也在和国际社会接轨。还是你们福气好!”
章晓纯意味深长地说,“以前还感觉不到,当那次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后,才知道还有后续的服务。”
“现在福利也在慢慢健全,不必羡慕海外那些福利国家了。”苏越提起这件事就会回忆起从前的光景。
那时为了鼓励独生子女,每月都给拿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发放奖励。
人们最担心的是孩子得病了没钱看,那会儿就有独生子女医疗费,还有住院报销的待遇。这些奖励和待遇,安慰了多少家庭。而多子女家庭是没有这些待遇的。
苏越就是那些遵守规则的一群人,因为她自己就是在管这些事情,更不能像其他行业,运用特权弄个一孩残疾证,合法地去生二胎。
你有没有觉得政策是不是专治普通人的,特殊的人群总是在边缘躲着,风吹不着,雨也淋不湿。
当然啰!一个单位的正气,总是看着站在前面的人的行为,所谓上行下效,就是这个道理。管理这个事的人做到了,后面的人都规矩的很。
那时候,就她所在的单位,没有违反政策的。整个单位除农村户口有两个孩子外,城镇户口的一百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户。
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负责流动人口的工作人员都去了社区,上次来家里登记的就是他们。
国家调整了人口服务方向,按照幼儿生长发育,从出生到满月后,依次去做免费的体检,随时掌握幼儿发育情况,为人口素质提供依据。
苏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多年的压抑感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得到了释放,脸上绽出舒心的笑容。
西月六个月到了,章晓纯带着西月,苏越跟着推婴儿车,她们来到社区。
这里以前执行着人口控制的工作,现在则转变为真正为人口素质服务的机构。
走进屋子,苏越看到过去上班的情形。
这里很简陋。就是一个套间做的办公室。只是比苏越上班那会办公桌上多了一台电脑。三四个工作人员都是一样的装配。
上次四个月的时候来过一次,也是做体检。今天只有一个女工作人员,她很热情地接待了章晓纯。
“我们过两天才到六个月,如果按农历的话就到了。因为我明天要上班,这一个星期都要上班。不会有影响吧?”
工作人员很瘦,个子也不高,穿着很朴素。她和善地说,“我也没有那么机械。总是可以灵活点,何况我们华人都比较看中农历时间。”
章晓纯跟她说,“上次新生儿出院后回家,也是你们来做的登记。不会错,都有底册吧?”
“可能有!你稍候,我查阅一下资料…”
“是的。电脑上都有底册,没错。”
她把西月放在测身高的横板上,那里有一个刻度尺。西月六个月长到六十七厘米,应该是合格的。
体重是十五斤二两。
苏越问,“都符合正常要求吧?”
章晓纯滑稽的说,“不会长残吧!”
“哪里会。都在标准范围内。还要测个头围。”
“还好。”
测完数据后,工作人员就把数据填入电脑中。只见她桌子上摆了很多文件夹,看来具体事物很多。苏越竟然看到她的餐盒还在桌子上放着,忙的丢垃圾地时间都没有。
“你们每天也很忙吧?”苏越随口一问。
“我们辖区内流动人口比较多,主要是人口变动情况,比如新生儿和死亡人口,做些常规登记。”
女工作人员做了简洁的解释后站起来,到里边屋子里,拿出一个红色外包装纸盒子。
“这个就是大礼包。”
章晓纯十分惊喜,终于看到了大礼包长啥样——一个四四方方的纸盒,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很厚实。
“用温开水寖泡,每天一袋。开始分两次吃…”
“那就是上午、下午各吃半袋。”章晓纯重复一遍。
然后又拿了一盒避孕套给章晓纯。她又关切地温,“你现在还在哺乳吗?”
“没有了。需要上班,就停了。开始的时候,我还每天挤奶用瓶子冷冻以后带回来热了给她吃。但越来越少,干脆就停了,全部吃牛奶。”章晓纯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都是这个样子,要上班。没有吸吮就没有多的奶水,在一个饮食营养也不能保证。”
“做妈妈的都很辛苦,只能保住一头,两者不能兼顾。”
“是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工作重要,照顾孩子的事只能交给我妈。”
章晓纯又问起工作人员,“不知道这款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36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36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99章 社区大礼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紫树馨月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