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拿到了信,赶紧给了淑妃。
淑妃打开信看了看,短短几行字,不过这字迹倒是很熟悉。淑妃一看便知道这是穆清的字迹,毕竟这么多年水大人和淑妃联系,很多时候都是穆清代笔。
一开始淑妃还以为大哥给自己写信,没想到看了内容才知道,这次似乎是穆清穆大人自己写给淑妃的信。
淑妃看了信觉得有些意思。
穆清可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来管淑妃在宫里是否受苦。
开头写着和亲王与皇后之间的谣言,看来穆清是想借淑妃查一查这谣言的真实性与否。
若非如此,恐怕穆清也是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就给淑妃写此信。
说淑妃对皇后与和亲王之间的关系,没有好奇是不可能,说皇后大病初愈以后,皇上对皇后的态度,没有疑惑是假。
而这一切的改变,无论是皇上对淑妃的态度,还是皇上对皇后的态度,还有和亲王与皇后的谣言,似乎都是从皇后大病初愈之后开始。
这一年多的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淑妃从一个宠妃沦为了如今这般,还要无缘无故被皇上禁足两个月。
淑妃内心的好奇被穆清这么勾起,有些想要一探究竟、继续往下了解的yù_wàng。
不过首先还是要知道,这和亲王与皇后之间的事是什么?所以淑妃让媛媛去打听了穆清信中提到的谣言一事。
淑妃拿起穆清写给自己的信又看了一遍。
然后放在蜡烛上,烧掉了。
很快媛媛便打听到了,回来告诉淑妃。
这谣言淑妃有些不敢相信,竟然是和亲王喜欢皇后的事,皇后也喜欢和亲王的事。
这确实有点让淑妃难以接受。
不过淑妃倒是愿意给穆清回一封信,想要看看这穆清究竟想要如何搞事情。
于是淑妃拿起笔,给穆清回了一封信。
淑妃这回信比穆清还要简单,就几个字:愿闻其详。
写好之后,淑妃将信交给了媛媛,媛媛将信放在了取信的秘密地点。
这眼线也会每日定时定点的去查看,若是有信便会带走,交给下一个人,直到到宫外。
穆清收到了淑妃的回信,虽然也就几个字,但是却是穆清想要的回答。
至少没有被拒绝,就还有往下走的机会。
穆清自然要回信,在信上穆清告诉淑妃,需要找一个和亲王在宫里的机会,然后将皇后与和亲王约到同一个屋内,再派人在暗中观察,便能知道皇后与和亲王之间是否有关系。不过事先得要了解皇上的行踪,在皇上的必经之路上,让皇上一定看一看这出戏。如此一来这皇上必定会疏远皇后。
淑妃看了回信,还真是会构陷。
两人同时在宫中一处屋内,悄悄见面,本就是私会。
如果能再让皇上看见,这和亲王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必定也会被离间。
穆清果然不是简单的只想替淑妃报复,想要证实和亲王与皇后的关系。
皇上对皇后的信任、好感自然也会下降,没有一个男人会愿意看着自己的女人和别人私会,让自己头顶绿光万丈。
退一万步说,即便皇后与和亲王真的没什么?皇上看了此情此景,自然也会同样疏远和亲王。
看来穆清与和亲王之间有些矛盾,有些秘密。否则也不必非要让皇上看见,以此来离间和亲王。
这穆清还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只进不出,绝对不做亏本的买卖。不管赚多赚少,怎么也得赚一笔才是。
要了解皇上的踪迹,那自然的是皇上身边的人,还要是皇上信任的人。
李月公公在皇上身边的年岁,可比这后宫任何一个女人都要长。要从李月口中撬开关于皇上的行踪,那是万万不可能。
御前带刀侍卫尤铆施好像是不错的人选。
尤铆施和淑妃青梅竹马,当年也算是尤铆施负了淑妃。
总不能让一个女孩子去男方家里提亲吧。
淑妃没有等到尤铆施的提亲,心灰意冷,那个时候年纪小不知道尤铆施是什么原因。淑妃一气之下,入了宫成为了皇上的妃子。
此时不利用尤铆施更待何时,他可是御前侍卫,除了李月公公,这宫里应该没有第二个人能了解皇上的行踪了。
淑妃又将信烧掉了,走到案前拿起笔准备给穆清回了一封信。
可是淑妃似乎又一直没有下笔,看来淑妃在思考如何回信才好。这次的回信可不能像第一次那样草草几个字便好。得要费一番心思好好思考一番才行,得要有诚意。
淑妃想了许久,终于落笔:
穆大人说的及时,如此一来能有如此机会的便是腊八节了。每年腊八节皇上都会在宫里宴请皇亲贵族和朝廷大臣,到时候便是最好的的机会。本宫会负责在宴会的当天,以有要事相谈约皇后在东陵阁一见,和亲王本宫不好以此为由,就有劳穆大人找个理由和借口约和亲王于东陵阁一见。其他的事穆大人大可放心,本宫一定会安排妥当,绝对万无一失。
淑妃怎么只能让自己的手上有屎呢。
写好信之后,淑妃将信给了媛媛。
穆清很快收到了淑妃的回信。
看来淑妃对穆清的提议是有认真的思考,即便到时候皇后与和亲王说是淑妃和穆清约见,但是只要淑妃和穆清两人一口否定,皇后与和亲王的供词便也不成为证据。
如此似乎倒是比字条之类的信息要更加稳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350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35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6章 解封:穆清和淑妃联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凌晨50分谢谢您的支持!!